《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党建心理团辅》版权课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党建心理团辅》

主讲:刘寻老师

【课程背景】

在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中,党组织如何保持党员队伍的活力与凝聚力,成为众多企业和组织面临的重要挑战。特别是在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党员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种种心理压力和情感波动。党员心理健康的维护,已经成为党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往往缺乏心理层面的支持和有效的团体关爱手段。党员们在面对心理压力时,容易陷入情绪困扰,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手段,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团队士气。这样的现状亟需改变,而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升党员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成为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党建工作中融入心理团体辅导,帮助党员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升心理韧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组织建设?如何通过有效的团体活动,增强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课程通过讲积极心理团辅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从心理支持与团队协作两个维度,为党组织提供系统化的心理关爱解决方案,实现党建与心理健康的双赢目标。

【课程收益】

一、组织收益:

提升组织凝聚力:通过心理团辅活动,增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帮助组织建立更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促进党建与心理健康融合:将心理支持融入党建工作中,提升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企业打造更有韧性的幸福型党组织。

减少心理压力引发的工作障碍:帮助党员有效应对心理压力,减少因心理困扰带来的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等问题,提升整体组织效能。

提升组织文化与员工关怀:通过系统的心理关爱活动,展现组织对党员和员工的重视,打造有温度的组织文化,促进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

二、个人收益:

提升心理韧性与幸福感:通过团体活动,帮助党员学习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改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参与团辅活动,提升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在工作中更有效地与同事相处,增强个人影响力。

获得情绪支持与自我成长: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缓解工作压力,并通过自我探索与团队交流,找到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方向。

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通过积极参与党建心理团辅活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支持,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激发个人的工作动力。

【课程特色】

党味儿浓,心贴心:将党建要求与心理学结合,帮助党员在自我反思中找到与组织目标的契合点,增强党性。

互动+情感: 通过创新互动游戏和情感分享,拉近党员间的距离,增强团队凝聚力。

实用+行动: 不仅停留在课堂分享,课程还设置了实际操作和21天行动计划,确保学员能将收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责任心强,带动力足:引导深度反思,激发责任感和行动力,让党员在复杂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

【返聘多次的国家版权课】

390525172720【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央企和国企领导者与员工:特别强调央企和国企的引领作用,在推动积极心理学应用和构建企业幸福模型方面起到模范效应。

各行业管理层: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如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等,他们在组织变革和员工幸福感提升中扮演关键角色。

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特别是那些致力于员工发展、组织文化建设和员工福利的HR专家。

职场新人和年轻员工: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初期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习惯。

面临职业挑战的员工:例如正在经历职业转型、工作压力大或需要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员工。

【课程方式】

1/3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视频观摩),1/3模拟体验,1/3互动分享(团队讨论)

● 交互教学:讲师讲授、案例分享、视频多媒体相结合,老师生动幽默演绎,课堂氛围好;

● 互动演练:现场练习、小组讨论、情境演练,即时练习,落地效果好;

● 行动学习:翻转课堂、使学员沉浸其中相互激发成就,体验评价好;

【课程大纲】

开场导入:破冰分组&课堂约定

第一讲:从党史中汲取力量,找到个人的奋斗坐标

一、党史与个人奋斗的连接

(一)党史中的光荣时刻

1、案例分享: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与成就。2、“光荣时刻”:选1张代表党的“光荣时刻”,选1张代表个人的“光荣时刻”,分享其中的意义与感悟。

(二)个人成长与党史的结合

1、对话讨论:如何将党的奋斗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2、小组讨论:每人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克服方法。

3、反思活动:写下党史中启发自己的名句,思考其对个人工作的激励作用。

二、党员自我认知与党建角色定位

(一)党建工作中的个人定位

1、引导讨论:党员如何在岗位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小组练习:列出党员在各自岗位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角色扮演:将自己置于历史背景中

模拟情境:如果你是党的某个历史时期的党员,你将如何应对挑战?

分享与总结:个人成长与党性修养的提升。

第二讲:逆境中的自我成长与心态调适

一、从挑战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一)面对困难时的心态调整

1、活动演练:模拟工作中的压力情境,探讨应对策略。

2、“拥抱曙光”盲抽8张卡片,选2张代表“至暗时刻”和“黎明曙光”,再选3张代表由暗转明的过程。

3、分享与讨论:每人分享自己从低谷到高峰的经历,听取他人的经验。

(二)心理复原力的培养

1、心理练习:深呼吸与冥想技巧,增强心理韧性。

2、实操讨论:如何将心理调适技巧应用于日常工作?

二、组织支持与党员的幸福感提升

(一)组织文化与员工幸福感

1、讨论:组织如何通过心理支持提升党员幸福感?

2、案例分析:某企业通过关爱活动提升员工士气的案例分享。

(二)从个人幸福到组织幸福

1、小组讨论:党员如何在组织中发挥带动作用,促进团队幸福感提升?

2、制定个人与组织共同的幸福目标。

第三讲:团队协作与幸福感提升——从奋斗到共赢

一、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合作能力

(一)如何在团队中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1、案例分析:优秀团队的协作模式与党员在其中的角色。

2、小组讨论:如何在团队中体现党员的先锋作用?

(二)“同呼吸共命运”

1、盲抽6张卡片,上3张分别代表“祖国刚诞生时”、“祖国现阶段”和“祖国的未来”;下3张分别代表“我刚出生时”、“我的现在”和“我的未来”。

2、分享:每人从卡片中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与祖国的变化,并讨论在团队中的努力方向。

二、团队协作的实际操作与角色分配

(一)案例模拟:党员带领下的团队冲突解决

1、模拟演练:在团队冲突情境中,党员如何调节团队氛围?

2、实操练习:分组角色扮演,练习沟通技巧与冲突解决。

(二)提升团队目标一致性的技巧

1、工具分享:如何通过团队会议与讨论,确保大家的目标一致?

2、情景演练:模拟一个团队讨论环节,通过对话找到团队共识

第四讲:幸福感源自奋斗——探索个人与团队的未来

一、从奋斗中寻找个人与组织的幸福感

(一)幸福感的来源:奋斗与价值感

1、讲解幸福感理论:如何通过工作和奋斗找到幸福感?

2、小组活动:选取工作中的幸福瞬间,与团队分享。

(二)设定个人与团队的未来奋斗目标

1、活动演练:用卡片描绘自己未来一年内的奋斗目标。

2、目标分享:各自分享未来目标,互相激励。

3、计划制定:如何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

二、组织幸福感提升的策略与工具

(一)组织幸福指数的测量与分析

1、教学内容:如何通过问卷与调研了解组织中员工的幸福感?

2、实操演练:设计一份企业幸福感调研问卷。

(二)幸福感提升计划的设计

1、设计团队幸福感提升计划:包括组织活动、心理关怀等内容。

2、小组汇报:分享各组设计的幸福感提升方案。

第五讲:行动计划与总结——从团辅中走向实际工作

一、总结与未来展望

(一)反思活动:

1、写下团辅中的3个收获点,分享在团队中应用的想法。

2、团体分享:学员互相倾听,增进了解与信任。

(二)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1、未来21天行动计划

每人制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打卡计划,如每日学习10分钟党史、每周帮助团队解决一个问题。

2、组织支持计划

小组讨论:企业或组织如何支持党员实现这些计划?

3、结束仪式:党员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与行动,并进行集体分享。

二、将幸福感与奋斗精神传递到工作中

(一)如何持续保持学习与奋斗的状态?

1、讨论: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持续激发自我?

2、分享案例:那些在岗位中不断进取的榜样。

(二)让幸福感在组织中生根发芽

1、小组讨论:如何让党员带动周围同事,打造更幸福的团队氛围?

2、团体共识:制定团队幸福感提升的共同宣言。

总结回顾:ORID聚焦式会话(2人小组分享+小组代表)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