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赢在职场—
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与职业规划》
主讲:刘寻老师
【课程背景】
对于一个校园人来说,从校园到社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能否顺利实现这个过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成长速度。对于企业来说,关系到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学生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为企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让大学生快速从企业的人力成本转变为企业的人力资本。
初入职场都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如何解决职场新人的迷茫与困惑?
如何处理职场当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怎样才能快速融入组织,融入团队?
干好工作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帮助校园人快速实现职场人的转化,打造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才梯队,树立职业化的心态,培养职业化技能,提升职业化素养,从而建立起企业内部高素质职业化队伍。
【课程收益】
组织收益
驱动力3. 0时代找到人们为何工作,搭建职场动力系统;
打造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结果导向、不断成长的职业化队伍;
培养职业化技能,找到能力杠杆点,设计核心竞争力;
二、个人收益
转变职业角色,转变职业行为,了解职场人必备的礼仪素养;
从外部世界出发,了解校园人和职场人的根本区别,做个在职场有定见的人;
掌握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方法;
掌握从职业要求到心理资本的提升技巧
自我认知,激发动力,从兴趣到性格的匹配,在职场找到热爱的事业
学会识别团队性格、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方法进行自我检视。
【返聘多次的国家版权课】
-14605163830【课程特色】
该课程综合应用积极心理学、生涯规划及管理学的理论,专为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期设计。课程特色在于其强调角色转变的重要性和职业发展的系统规划,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使学员能够深入理解职场文化和期望。实操演练和小组讨论环节将帮助学员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在职场中更加自信和有效。整体上,课程旨在提升学员的自我认知,优化职业路径,同时增强应对职场挑战的实际能力,助力学员成为更具竞争力的职场人。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人数:50人以内)
应届毕业生、毕业两年内大学生、新入职员工、企业基层员工。
【课程方式】
1/3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视频观摩+测评解析),1/3模拟体验,1/3互动分享(团队讨论)
● 交互教学:讲师讲授、案例分享、视频多媒体相结合,老师生动幽默演绎,课堂氛围好;
● 互动演练:现场练习、小组讨论、情境演练,即时练习,落地效果好;
● 行动学习:翻转课堂、使学员沉浸其中相互激发成就,体验评价好;
【课程大纲】
开场导入:破冰分组&课堂约定
游戏导入:团体绘画破冰
1、梳理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发现潜在的自我
2、感受团体的协作配合,在合作中感知与他人的互动沟通模式
第一讲 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做个在职场有定见的人
一、外部世界的基本概况
(一)没有技术就意味着没有工作
(二)企业需求的能力结构
(三)培训和再教育成为常事(2023年人力资源白皮书)
(四)新职业吸引你的地方(来自B站与DT财经的联合调研)
(五)不同年龄段人群会因为什么对工作投入热情
二、价值是持久内驱力的来源
(一)外驱力
(二)内驱力
(三)驱动力3. 0时代:人们为何工作
——1. 0时代:生存恐惧
——2. 0时代:追求奖励与躲避惩罚
——3. 0时代:自我实现
1.自驱力一:自主
2.自驱力二:精专
3.自驱力三:意义感
4.如何应对职业空虚感,找到职业价值
4.1.重新定义工作意义
4.2.重燃自己的内驱力
4.3.工作为了自我创造
三、搭建职场动力系统
(一)搭建三层塔
1.顶层:人生力量发动机
2.中层:工作意图塔
3.底层:燃料
(二)搭塔时注意小贴士
1.上行大胆,下行务实
2.梳理不明,来回多次
3.搜集反馈,自己决定
【案例】:杜拉拉升职记
练习:搭建自己的工作意图塔
第二讲 新人新事新姿态
一、角色转变
(一)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该怎么做?
(二)承担责任
【案例】帮忙出错,谁之责?
(三)环境不同
【案例】如何安排销售部的午餐
(四)人际关系
【案例】惹祸的朋友圈
二、新人三件事
(一)学习、尝试、积累
【工具】职场7/2/1学习法则
(二)变被动为主动
【讨论】生命还是食物?
反思【工具】复盘表格
三、行为转变
(一)了解企业、了解岗位
(二)认知职业、职场、职业生涯
(三)学习职业化做事
四、职场礼仪
(一)社交距离
【互动】距离产生美
(二)言行举止
【讨论】不职业着装会怎样?
(三)商务礼仪
【讨论】先介绍谁?
五、合作共赢
(一)1+1>>>2
【案例】黄石公园的云杉
(二)优势互补
【互动】不可能的任务
第三讲 职业化心态的修炼——从职业要求到心理资本的提升
一、心理资本定义及四维度
(一)效能:成功的信心;
(二)希望:意志和途径;
(三)乐观:现实且灵活;
(四)韧性:复原与超越
二、提升心理资本四大要素的实践
(一)建设自我效能感(自信)
1.【视频】心理学实验:观察力
【练习】自我鼓励与赞美
1.1人格的发展完善:我是谁
1.2伯乐与千里马
1.3自信:识别你的舒适区与最近发展区
(二)在职场中寻找幸福(希望)
1.【互动】创造你的希望故事
2.最后一片叶子
3.打造充满希望的职场人品质
4.明确需要的,丢掉想要的
(三)乐观主义模式(乐观思维修炼)
1.积极心态VS正面思考
2.【实验】注意偏向实验
3.乐观人格特征
【工具】乐观自查表
4.如何培养乐观
(四)坚韧人格完善
1.重压之下,不堪一击
【测试】你的压力“心理画”
2.勇敢改变,坦然接受
3.【案例讨论】接纳与放下
4.中等压力VS工作绩效
第四讲 自我认知,激发动力
一、认知自我,确认职场起跑线
(一)自我探索“利器”乔哈里之窗
1.公开区
2.盲区
3.潜能区
4.隐藏区
(二)生涯三叶草之兴趣——职场也能做喜欢的事
【案例】史泰龙的故事
(三)升级版兴趣地图(霍兰德六型)
1.E-企业型
2.S-社会型
3.I-研究型
4.R-实际型
5.A-艺术型
6.C-传统型
【案例】某物流企业渠道经理
【练习】绘制你的兴趣星空图
二、性格与职业
(一)习惯的力量
【互动】左还是右?
(二)职业锚的测试
【工具】职业锚测试
(三)各种职业锚类型的分析
职能型、管理型、独立型、稳定型、差异性、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
(四)MBTI的职场应用
1.不同性格特质的行为表现、自我提升与沟通应对
2.如何快速识别不同特质
【案例】办公桌上、开会时、乘电梯、讲故事
第五讲 职业化技能的培养
一、核心技能三结构
(一)专业知识技能
(二)可迁移技能
(三)自我管理技能
(四)学过什么?会做什么?有什么优秀品质?
二、可迁移的素质能力:比其他能力更能预测职业成功度
(一)组织更加看重素质能力
(二) 素质能力可以迁移
(三)素质能力结构,可以很好地预测职业定位
(四)胜任力是可塑造的
三、能力结构:找到最佳职场路径
(一)能力金字塔模型
1.一线执行者:学习思考和人际互动
2.中层管理者:业务推进和团队管理
3.优秀领导者:组织引领和自我驱动
(二)专家型or管理型
1.管理型路径:从金字塔右下角一直往上走
2.专家型路径:从金字塔左下角开始突破
四、能力杠杆点:设计核心竞争力
(一)自我:个人强项
(二)现实:行企需求
(三)平衡:多种角色
(四)适应:内外兼顾
(五)决策:目标导向
(六)行动:精益求精
【案例】生物医药研究员
ORID回顾总结&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