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亮老师的文章
好的领导者,一定也是好的管理者
领导力的概念总是受人追捧!有趣的是,就在领导力概念如此炽热的状态下,关于领导力的定义却是五花八门,争议难以弥合,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而且各成流派,自圆其说。在此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概念,就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划分,说领导者更倾向于把握方向、提供愿景、侧重于激励,整合团队,而管理者更倾向于执行与计划、...
讲师:周永亮2013-10-23
人,一有当皇帝的感觉,就危险了
皇帝,在中国确实有市场,电视中最受人追捧的总是皇帝戏,前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还有《戏说乾隆》,今有《甄如果真是看看戏,也就罢了。关键是,真有人常常入戏太深!某微博大V有了皇帝的感觉,话就多了起来,行为就稍微放肆了起来,结果,成了黄粱一梦!当然,如果这个人不是组织的领导者,影响也不会致命的。最...
讲师:周永亮2013-10-23
任人唯亲,还是为贤
这还用问吗?一定是任人唯贤呗!如果一个领导人被扣上用人唯亲的帽子,不是庸人就是坏蛋了。这里,我们就会看到了一个典型的悖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还有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举贤不避亲等的说法,而且古代的官场其实也会有子承父业、兄弟同堂于朝廷的案例。在民营企业中,亲人当道的情况更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一旦遇...
讲师:周永亮2013-06-24
可以有闲事,不能有闲人
当头的,都希望竞争是良性的,动态的,但有时良性竞争可能很容易的转化为恶性竞争,尤其是僧多粥少的状态下,常常会又出现无事生非的现象。我们都喜欢找能人,能人干活,一个顶俩,可是,能人太多,麻烦会更多,尤其是能人闲了,他们就会惹麻烦。一个普通人闲下来最多是下下棋、钓钓鱼的,一个精力旺盛的拳击冠军闲下来,他...
讲师:周永亮2013-04-25
如何对付组织中的刺儿头
只有是组织,领导者都会遇到一些所谓的刺儿头,就是不怎么听话的,甚至犯上的,常常很难一下子处理的成员。怎么办?前一段时间,一个杂志的朋友发了一条微博,说:某企业有一个浑人,横竖不吃,应该如何处理?很多博友都各有各的高招,我说:这事简单,找个更浑的人收拾他。这位老兄立刻回复:这个浑人本就是谁也不吝的。因...
讲师:周永亮2013-04-25
第一次现象,管理的致命穴位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地方或环节是特别有些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处理得到位,整个管理的难度会减少,这些环节甚至会构成管理过程中的瓶颈,乃至会出现100 ndash; 1=0的可能性。这些环节,我称之为管理的穴位。如果你在管理中点准了穴位,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管理过程就通畅;如果你点不...
讲师:周永亮2013-03-26
聚人,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有
忠诚是比较难得的。那么,不忠诚的人才就不能用了吗?或者,看不出来忠诚的人就不打交道了吗?再换句话说,忠诚是聚人的前提吗?或者,忠诚,就一定意味着永远跟你在一起吗?其实,聚人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有。花瓶是需要的,但主要不是为了花瓶。你如果是买辆豪车,可以用来显摆,为了有,而不一定为了用,但是人就不同了...
讲师:周永亮2013-03-21
阶段性人才用其才,长期性人才用其人
人才,人才,才是关键,人也很重要!当领导者把人才聚合过来的时候,究竟是聚他的才呢?还是聚这个人呢在我看来,这两者还是略有差别。才,就是人身上所具有的某类特殊才能是你需要的;人,就是这个人尽管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但是他具有的品格和性格是你需要的,也得留下,比如你用了一个司机小刘,尽管他的技术不是最好的...
讲师:周永亮2013-03-21
员工,为什么会忠诚?
我们可以问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人,为什么会忠诚?从现实看,人们之所以很忠诚于某一个组织或领导人,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或领导人代表并维护了他的根本利益和现实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发现这个企业或领导人并不能代表自己的利益或者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这种忠诚关系很快就崩溃了。这种利益包括了精神方...
讲师:周永亮2013-03-01
会系统思考,才会高效工作
坦率地讲,很多人是愿意走好工作的,也是愿意承担责任的,但是却不会工作,甚至往往将工作搞砸,成为一个在别人眼里不能承担责任的人。我的一位朋友王先生,在一家研究所工作,年近40,还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科长,他的领导常常私下对别人说:小王是不太负责任的人,不少人觉得挺吃惊,因为在很多人(包括我)的眼...
讲师:周永亮2013-03-01
执行差,不是文化问题
我碰到很多老板问:周博士,我们公司现在不缺制度缺执行,我们的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就是缺少执行力。对此问题,我会很严肃的告诉他:你建立的制度是完善的吗?你建立的规范是可以用来执行的规范吗?比如,一个基层供电局的抄表工有数十项考核指标的规定,你觉得能够被执行吗?你觉得,在没有人负责管理的山村设一个红绿灯管...
讲师:周永亮2013-01-04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要求:盯住线,做教练,要结果
有人说,中层管理者就是夹芯板,两头受气,最难干了。基层员工说:你们只听领导的话;高层领导说:你们成了基层员工的代言人,与领导对抗。这一现象说明,中层是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对下,他们是领导者;对上,他们是执行者。角色感拿捏起来比较困难。我在中国银行分行行长、神华集团子公司领导人、中海化学分子公司领导...
讲师:周永亮2012-12-26
基层员工的角色要求:盯住点,练功夫,守标准
球队的一切管理和训练成果都要体现在足球场上奔跑的队员上,城市市容的一切管理理念和措施都要体现在城管队员身上。他们如果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组织中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是白搭。现场是企业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因此是管理的真正舞台,而现场的主力军则是一线的基层员工,如果他们搞砸了,就是高层喊得再欢、中层再努力...
讲师:周永亮2012-12-26
管理者演对角色,管理大戏方能唱起来
大家都认为,西游记中,沙僧是能力最弱的,没什么用,就是老实听话,领导喜欢。从一般的绩效考核角度看,他似乎也没有什么突出可以量化的硬业绩,最后却与有能力的师兄们一起受封,成为金身罗汉,功德圆满。不少人不服气,连猪八戒都觉得不太公平。其实,沙僧是一个角色感很强的人,从不越雷池一步,但在关键时候总是能够站...
讲师:周永亮2012-11-14
把管理看成套路而不是功夫
有些企业倒是很重视管理,好像也真的把管理当回事,甚至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管理并强化自身的管理措施,还提出了富有特点的管理模式,但是真实的管理效果很差,驴粪球外面光。为什么?你的劲道用错了,结果就是管理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以至于一些企业老板和领导人觉得是加强管理也没有用,进而产生管理无用论...
讲师:周永亮2012-09-03
把管理当二奶是管理不能到位之根
说起来,很多企业领导人没有说不重视管理的,我的观念是:不看你怎么说,而看你怎么做。一些领导人喊着重视管理,行动中却是对管理就像找二奶。 很多人找二奶,除了满足自己的一时欲望,还有虚荣的成分。在有的圈子里,没有二奶,似乎你就是失败者甚至不算成功,至少不算男人的成功!真要找了二奶,喜欢是喜欢,一般情况下...
讲师:周永亮2012-08-31
何谓中国人的商业精神!
在很多中国人的眼中,西方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追逐是其商业的本质!而一谈到中国人的商业精神,一般都会说到孔子的名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是,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是,中国社会有一条潜规则:只要爱财,就不是君子了,因此,君子只要爱财,就谈不上什么有道了?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这种判断,会认为:只要是合法的、合乎道...
讲师:周永亮2012-02-10
小老板如何变大
成为更大的企业是很多小老板的共同目标。某杂志在2011年底进行了2011年中国快公司TOP10的选评,找到了10家发展最快的中小公司。我看了一下这个TOP10的榜单,既有餐饮业的,也有建筑房地产业的和金融服务业的,更有软件行业的,等等,其共同特点就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可谓行行出状元,发展的途径也有很大...
讲师:周永亮2011-12-30
哪类民营企业的寒冬来了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我写了一本名叫《过冬》的书,卖的还算不错!可是,在我讲课的课堂上和咨询客户那里倒是看不到多少冬天的迹象,大家反而信心满满的说机会来了,而国内也是一片大干快上的热火朝天景象。尽管有人说这是中央投下了多少万亿后的虚热。管它虚热还是实热,反正热就对了,房价飞涨、铁路飞快、公...
讲师:周永亮2011-10-26
究竟谁想摘中国“世界工厂”的牌子!
曾几何时,我们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兴奋,为中国制造而骄傲!突然,有一天,不少人意识到仅仅制造是有点丢人的意思,因为仅仅制造挣得钱不如人家做品牌的多,因此,我们开始想向中国创造进军!中国制造这个词似乎开始成了有点敏感的词!特别是那些急于让中国在20、30年就赶超英美的人。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发的大批外...
讲师:周永亮2010-07-16
第 1 页
首页讲师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