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子学管理
讲师:赵宏 发布日期:01-01 浏览量:546
一、老子生平与《道德经》简介
老子的传说与《史记"老子传》的记载
孔子问礼于老子……
《道德经》的名称及由来
二、老子究竟有多大学问?
1、老子究竟明白了什么?
2、《道德经》的内在理路(源头本体、修证境界、大机妙用)
3、老子的学问是怎么获得的?(老师教的吗?)
三、老子悟道与我们的高效学习方法参悟
1、老子为什么要悟道?
2、我们世间的学习法与悟道有什么关系?
3、何为悟,何为感悟、领悟?
4、何为渐修,何为顿悟?
5、如何从老子悟道智慧中领悟高效的学习方法?
●《道德经》参考: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一章)
四、老子的核心价值观、太极思维模式与管理思维、管理决断
1、为什么说管理思维水平系企业人的终极管理能力?
2、我们日常是怎样进行管理决断,战略决策的?
3、决策、决断中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意义?
4、价值观如何决定我们的心智模式?
5、为什么说企业价值观终会决定企业的存亡发展?
6、何为太极思维?
7、世人观阳,老子观阴——老子的太极思维模式解析
8、如何从老子智慧参悟中修炼我们的价值观?
●《道德经》参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