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管理企业/部门/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路径

讲师:沙志平 发布日期:01-01 浏览量:576

一、未来不是现在的简单重复,

也不是现在的线形延伸和自然惯性作用

•未来是跳跃性的,甚或是一种断裂,一种突变, 是一种对“现在”的颠覆或反动

•任何重大创新都将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

•传统、经验必须放在创新的容器里发酵才有真正的价值

案 例 分 析

•戴尔电脑——PC行业的另类思维

•阿里斯顿八兄弟——简单复制等于复制失败

•2005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小李和小邓

启   示

•未来除非自我限制,除非因循守旧,没有人会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未来的捷径就是有目的地“否定”经验,“颠覆”现在,所以,不要以为

•你在创造未来,你不过是在复制过去

解 决 思 路

 成功的创新,来自对创新机会有意识和 有目的追寻,在企业或产品中存在着五种可能的机会:

二、The first importance thing is to do first.

“以速度超越,快鱼吃慢鱼,实现“速度为王”

追求速度,在战略层面上意味着“想好了再跑”到“边跑边想”、“边跑边改”

在战术层面上,意味着用网络思维发行价值链,使生产链变成需求链,用速度

实现成本的有效性

在对品质的理解上,以速度为中心的质量 观强调要从静态品质走向动态品

质,认为对品质的持续改善比品质本身更重要

案 例 分 析

上海零售业重组案〈联华VS中百一店〉

浙江资本大鳄VS江苏本土企业

启    示

快鱼吃慢鱼,迅速有效地拥有高品质的市场份额

满足顾客需求已远远不够,现在需要的是更快更高效地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

高品质产品的内涵不是出厂时的检测记录,它是用户口碑体现出来的持续购买的结果

三、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

从产品定位的角度看,服务大致有四个发展阶段:

大众化→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

生产商、制造商变成服务商,以销售产品转变为提供服务,并**服务创造更高的利润

满足一般顾客的特殊要求,满足特殊顾客的特殊要求

在一个层面上创造多种服务的机会,在多个层面上创造各种个性化的服务机会

案 例 分 析

通讯运营商服务质疑

超市企业服务链延伸

温州商人在意大利

启示

产品的销售是个别的、单独的、偶然的行为,服务则是企业各种要素的集合,能力的体现

拒绝平庸的服务,提供特色的、个性化服务重要

 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供应链、服务链,确定部门之间的客户关系

解 决 思 路

转变经营观念:企业内部经营人力资源,企业外部经营公共资源,变领导管理为服务

打造服务链,提供解决方案

四、战略联盟、一体化和超越一体化

企业可以选择的四大战略类型:

企业选择战略类型的原则

案 例 分 析

海尔药业和荣昌制药

娃哈哈、乐百氏和光明的资本之路

一汽解放、红旗品牌的困惑

启示

联盟使用能够让你比现在更强大

新经济时代,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在于你能够整合多少资源

在专注的前提下选择战略类型

解决思路

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至再整合关联企业,使行业达到重新洗牌

 盘活资产,把资产变为资本进行运作

 对无形资产作跳跃式提升,竞合同业,做深再做大

五、确立动态竞争观念

 未来1-3年新出现的竞争者将是夺取你现有优势的杀手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在先,更重要的是这种预测力和判断力

 不按规则出牌会使竞争对手束手无策,切忌模仿对手

 提高行业准入门坎将迫使竞争对手放弃竞争,从而形成你的局部(相对)垄断优势

案 例 分 析

格兰仕的竞争战略

索尼的新产品战略

启   示

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变在人前,切莫刻舟求剑

 打击竞争对手的关键,是打击令其领先的规则

 动态竞争还体现在企业内部组织的变革和流程的再造上

解 决 思 路

控制时间成本从而降低机会成本

 降低财务成本从而提高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

 随时根据市场变化修正计划

 确定目标并使之成为竞争的原动力

六、用互联互动思维代替垂直分割思维

形成企业内部弹性的网状结构

互联互动思维使得企业内部与外部, 部门之间的距离化为无形,“外部”变为和“内部 “一样的世界,是“内部”的自然延伸,从而均匀地分享信息

 部门割据的诸候体系桎梏企业的成长,也限制了你的成就

 缩短管理层次,对企业结构扁平化、网状化处理,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

案例分析

熊猫汽车(美国)的破产

hp的产品经理

启示

互动、升级比静态、固化的“完善”更重要

千万不要限制部门的张力,把各部门的张力集合为企业的合力

消费者(用户)其实并不游离于企业,他们的参与是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解 决 思 路

减少僵化制度的控制理论的使用频率

 尽可能采用指标评价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内部倡导“学习型组织”

七、全球化思维替代区域性思维

全球化初阶段是出口经济,然后是公司经营地区化,后是人才和市场全球化,那“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

“狼群”终究是要来的,所以“民族工业”等于昨日黄花

案 例 分 析

TCL之收购德国“施耐德”

格兰仕在海外规避垄断的做法

中国之成为“世界工厂”

启示

改变企业的“方言文化”而形成“全民文化”

本土化企业的“全球化”,首先是“立体化思维”

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合资”形式,是资源优势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解 决 思 路

先做OEM并不是坏事

土地、劳动力的价格优势绝对不是你全球化的本钱

对有效信息的整合往往会事半功倍

改变价值评价和分配方式才能迈出全球化的**步

八、打造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更优越的资源和组织能力

所谓核心能力是整合资源的结果

核心竞争力存在于公司的人身上,存在于流程之中

案 例 分 析

微软的核心竞争力——持续的解决方案(95~~~WORD-XP)

苏州吸引外资的优势——宁谧的文化后院和喧闹的经济前庭

沙洲钢厂成功的背后

启示

核心竞争力是你企业坚固的防御工具和锐利的进攻武器

仅有优势还不够,把优势转化为胜势才能使企业立于不改之地

核心竞争力是需要发现、打造、使用和不断完善的

解 决 思 路

分析与你企业排名接近的前三位和后三位企业的短板,这也许就是你需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不懈地打造、直至极至

企业的主要资源必须采取归核战略向之倾斜

九、创造人力资源,得以发挥的环境和机制

人力资源——才能、知识和创造力已代替金融资本成为新的稀有资源

“企业智商”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员工智商”的提高

“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变成“先让员工成长,企业也得到成长”

企业经营水平不取决于科技水平的上限而取决于员工素质的底限

案 例 分 析

“孔雀东南飞”现象

 ——东西部人才的马太效应

任正非的人才观

启 示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投资于人,经营人力资源

总经理是“讲师事经理”

企业的未来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解 决 思 路

公司文化要以 “窄带文化” 变为 “宽带文 化”

要不断地问“公司为员工做了什么?”

公司要成为“无边界的学习公司”、“无边界的组织”,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发言权利, 始终保持对话状态

不仅给予员工财务收益,还要给予员工权力收益

培训不是开支,而是投资

十、智慧资产和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要事项

企业智慧资产的多寡决定企业“生命力的强弱”

企业领导人要成为知识学习的倡导者,要考虑知识更新和知识收购的问题,要扩大企业的知识内需

企业领导人要考虑提高公司知识含量的技术措施,考虑知识先享的问题,以及公司核心知识的保持问题

案 例 分 析

春兰研究院的建立

松下企业的创意研讨会

TCL的培训学院

启示

对群体智慧资产和整体知识管理的投资是明智的投资

企业经理要做知识产权方面的总协调人

解 决 思 路

•首先解决员工思维和知识落后于总经理的困惑

•鼓励职务内外的发明创造

•建立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体系并在技术 上加以保障,并非简单的档案管理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