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宾馆创新经营讲座提纲

讲师:秦骏伦 发布日期:11-28 浏览量:1079


餐饮宾馆创新经营讲座提纲



1. 创新经营是餐饮、宾馆业成败的关键:

餐饮业、宾馆业是旅游大行业中具有天然联系,可以相互促进的兄弟产业。餐饮业、

宾馆业当前发展的速度虽然极快,但竞争更加激烈,带来很多新的问题。餐饮业中目前

已有九成是非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管理方面并不落后,但两极分化严重,企业倒闭的

比例居高不下;中式餐饮也难以与洋快餐的快速扩张匹敌。宾馆业则是我国最早与国际

接轨的行业,管理方面普遍引进过规范化的培训,但中资宾馆却以数量上占星级宾馆床

位的大头而利润上只占星级宾馆利润的小头而难以与外资宾馆抗争。其中的主要原因均

出于经营,而并不在于管理。

在企业的系统工程中,市场是企业的领导,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管理是企业的基础,

技术是企业的工具。要搞好企业则必须是经营与管理的交替前进,但管理不是目的,管

理只是经营的基础与保障,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经营比管理更重要。

经营不是销售,销售只是商品经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经营也不是管理(或广义的管理),因为经营是市场功而管理则是内功;经营是商品

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而管理是制度管理、机制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的关

键是以市场为纲,而管理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管理是集体劳

动的产物;经营更加趋于艺术,而管理更加趋于科学;经营是挣钱,而管理只能省钱;

经营好坏的指标是效益,而管理好坏的指标是效率;经营解决企业的方向、战略问题,

而管理解决企业的秩序、积极性问题;抓经营必须积极发挥优势,而抓管理则必须首先

解决劣势;从根本上讲,经营与管理的对象、目标、原理、文化都不一样,并且经营搞

得不好则企业会丢命,而管理搞得不好则一般只会丢钱,故经营比管理更重要。

经营是在研究市场基础上的创新经济决策,是从战略到战术并最后落实为策划的市场

功。经营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

要想实现资本最大增值,则必须认清资本最大增值的具体指标是利润,不是销售额,

不是利润率,也不是利税;资本最大增值是整体、长远、全局性的概念,而不是指眼前

的局部利润,所以企业的经营不能搞唯利是图与短期行为;而且,商品经营(企业在市

场上干什么、怎么干)、资产经营(企业内更加适应市场的结构调整)、资本经营(企

业的发展)三者必须捆在一起抓,这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资本的最大

增值。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上,企业经营应该追求“最适合我干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的;

最有市场前景的”的经营内容,这是资本最大增值的充分、必要条件。并通过精神创新、

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面的全面创新,来把传统经营上升到创新经营。

创新经营在组织上必须从建立企划部抓起。除了小作坊式的小饭馆、小旅店外,作为

现代餐饮公司、酒店管理集团公司,企划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企划部的地位

好比军队的总参谋部,在国外一般占职工比例百分之一,人员构成上通常用MBA毕业生。

企划部的工作任务,首先是五项基础研究:研究市场、研究竞争、研究自己、研究竞争

对手动向、研究技术发展动向;然后是对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在互联网上的输入、

输出信息;以及作出方方面面的从战略到战术的策划:生存策划、发展策划、竞争策划

、开发策划、销售策划、广告策划、公共关系策划、管理策划、企业文化策划、企业形

象策划、兼并策划、加盟策划、连锁策划、谈判策划、庆典策划、创意概念策划等等。

应该牢记:“挣小钱靠实干,挣大钱离不开策划”。

没有MBA毕业生也不怕,只要按照“小才大用,逼人成才”的人才规律,就完全可以在竞

争中逐步培养与造就自己的企划人才。但对企划人才必须有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牢记

“觉悟比能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的真理。在此基础上,企划部员工必须懂计算机、

会互联网;还必须懂市场经济的规律;并应该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更要有市场意识与

把握商机的能力。这些要求应该通过EMBA培训或自学,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与造就。



2. 研究市场、细分市场,实现正确定位:

经营首先离不开定位。正确的市场定位要求企业必须找到“最适合我干的,投入产出比

最大的,最有市场前景的”这三句话不可缺一的目标市场。为此,必须善于研究市场、细

分市场。

研究市场是经营的基本功。研究市场的本质是研究需求,研究需求的诀窍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应该同时研究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两类,潜在需求中往往有新的商机。

细分市场不能片面求大、求全,从细分市场中可以制造特色。细分市场真正的诀窍是

搞个性化开发、差异性开发。

市场竞争中价格与市场定位有关,价格是竞争力,但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

争力偷不走、抢不来、买不到,其核心是特色,标志是品牌,本质是创新。应该牢记:

“最聪明的竞争是避免竞争”,只有通过创新来制造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并形成品牌,才

能造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定位在战略上应该从大到小,不要自己框死自己;在战术上则必须从小到大,踏

踏实实地抓好每个具体的部分直至细节。

市场变化时,经营的定位也应该跟着变化。如淡季就应该有淡季定位,研究淡季经营

策略。

市场定位还必须让目标顾客了解,这样才能达到定位的效果。



3. 建立企业目标,搞好发展战略:

有目标才有动力和压力,才需要建立企业的生存、发展、竞争战略。而只有正确的战

略才能指导企业实现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搞企业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违背规律搞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强”

,而不是“大”。

市场竞争的战略重点是名牌战略。优秀企业的标志在于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名牌才

能带来企业资本的最大增值;名牌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名牌战略离不开对无形资产

的投入,因为名牌的一半是科技,名牌的另外一半是文化(企业文化、商品文化)。搞

企业不能只重视硬件投入,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餐饮、宾馆业的发展战略应该在名牌的基础上走连锁经营之路。没有特色的企业可以

通过优势互补而加盟名店;名牌企业则可以通过正规连锁(分公司)、自由连锁(子公

司)及没有产权联系的特许连锁而加速发展。连锁战略应该在拥有特色、名牌的基础上

先搞好正规连锁(样板店),再在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连锁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加

盟连锁,不能“连而不锁”。其中,必须强化管理规范、重点原材料统一配送、人员培训

与质量监督等措施。



4. 制造特色,创造竞争优势:

“没有特色别开店”,这是市场经济血与火的教训而带来的格言。

“特色”应该是与众不同,唯我独有,有他人的不可替代性;又必须适销对路,被大部

分目标顾客所认同。特色也都是制造出来的。

制造特色必须抓住重点:经营内容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经营服务创新、经营环境创

新、经营价格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等等。把这些方面作为系统工程来全面开展,形成特

色文化,而不能只抓一点。



1. 经营内容创新:

宾馆应按“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来开展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综合经营

。房型、房价应该多样化、个性化;宾馆的餐饮宜有单独的大门,并成为子公司而切实

解决制约在与社会餐饮业竞争中的各个不利因素;宾馆的商场应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开

发自有品牌商品;健身娱乐设施应是资源而不是摆设;还要通过换位思考而不断开发新

的服务内容。会议宾馆、度假村宾馆、酒店式公寓、经济型宾馆、青年旅馆等专门化宾

馆更应该开展好专业经营内容创新。

餐饮业则应该抓住“众口难调”的难点,向“众口可调”、“众口易调”转变。

餐饮经营的菜系创新;子菜系创新;新派菜系;中西合璧创新等。

餐饮业在当前新需求下的新要求:

1.

好吃:色、香、味、形俱佳,以味为重点。“味”者,滋味也。“滋”(口感

)的基础口感:酥、软、松、脆、爽、滑、嫩。“味”(味道)的基础味

道:酸、甜、苦、辣、鲜、咸、香。滋与味的创新演变;其他滋味的创

造。

2.

新、奇、特、怪:餐饮的“新、奇、特、怪”不是指吃野生动物,也不是给

菜肴起个粗俗奇异的名称,而是开发特色土特产原材料;原材料创新;

调料创新;烹饪工艺创新等等。

3.

吃文化、吃品牌:文化故事菜肴;国宴菜;宫廷菜;官府菜;私家菜;江

湖乡土菜等等。各种主题文化餐馆;歌舞伴餐等等。

4.

吃营养、吃健康:饮食应该力求酸碱平衡、合理搭配,随季节变化,并推

出种种有利于健康的营养药膳。开展营养科普宣传来引导消费。

5.

吃随意、吃休闲:餐饮形式休闲;餐饮内容休闲;慢餐;中餐西吃;西餐

中吃;按需烹饪等等。

6.

适度清淡、适度小盘化、适度当地化:花卉菜;瓜果菜;茶叶菜;半盘菜

;一人一例菜等等;

7. 逐步标准化、规范化:摆脱经验操作,适应现代大生产的要求。

餐饮经营内容创新的重点:推出招牌菜、招牌点心。

招牌菜、招牌点心的要求: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为大多数目标顾客所认同;精品化;

逐步标准化、规范化;起个好名称。注意:不要片面追求山珍海味;不要让顾客过度选

择。开发思路上应该先发散、后集中,从数量中寻找质量;要依靠顾客来开展评选。



2. 经营方式创新:

加盟或组建大型酒店管理集团经营;融资方式创新的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酒店等;

旗舰店的样板方式;自助餐经营方式的创新;快餐方式创新;早茶方式创新;外卖方式

的创新;送餐方式的创新;承办客户筵席方式的创新;商务茶座方式的创新;饮食文化

节方式的创新等等。、



3. 经营服务创新:

服务是第三产业的本质商品、具体商品。

服务的三个层次:核心服务;便利服务;超值辅助服务。

服务的实质:对顾客的尊重,让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

服务的诀窍:换位思考。

最好的服务:用心去服务,让顾客感觉不到服务的存在,力求做到“什么都为你想到了

”。

最忌的服务:歧视性服务;虚假服务;过度服务。

最通用的服务语言:微笑。

服务的观念:顾客至上;顾客是朋友、是亲人。

服务的原则:把复杂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顾客;欢迎抱怨,把抱怨的信息资源化。



服务的要求:以责任制为基础;从顾客的第一感觉抓起;规范化加上个性化;开展服

务竞赛;延伸到开展社会公益服务等等。

服务工作的重点:开展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文化。



4. 经营环境创新:

选址:要有客流预测;适度扎堆;必须搞好停车场。

追求和谐美、人性美的环境创新;把环境与服务相结合,创造环境文化;环境细节创

新等等。



5. 经营价格创新:

价格是由市场定位与供求规律决定的,价格取决于价值。定价的原则是合理;诚信。



名牌企业应该追求优质优价。降价竞争的前提是降低成本;打折不如送礼;优惠消费

宜优惠下次消费或其他消费;合理设置诱饵商品价格;淡季价格策略等等。



6. 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包括制度管理、机制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管理是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硬管

理,但属于软管理的机制管理、文化管理更加重要,真正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

的不是制度,而是机制与企业文化。竞争机制与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选拔

机制与淘汰机制这六大机制每两个成双成对,必须同时抓。

打破“小作坊”模式。现代企业的经营者要抓好管理,但不能“事无巨细都要抓”,也不

能“一支笔批报销”,应该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阶段,领导全体员工共同制定符合经营阶

段的制度、机制,再按照管理的诀窍:“动真格”,经常突击检查制度、机制的执行。应

该记住,:“制度、机制是企业的法律,职工代表大会制定企业法律后,老总只有监督法

律执行的义务,没有更改法律的权力。”

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有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的潜意识,是始终客观存在的。企

业文化建设只是提升现有企业文化的层次。

企业文化具体包括浅层次的物质、形象文化;中层次的制度、行为文化;深层次的企

业精神、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经过设计、策划,并由领导带头,在二次创业的实

践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5. 结构调整,优化组合:

企业的结构调整是企业的资产经营。对于任何系统来说,结构必须合理、优化,才有

竞争力,因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

结构调整首先应对企业的各个经济结构进行结构分析:针对本企业的产业结构、行业

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地理结构、管理结构、所有制结构、人事结构、资金负债

结构等各个结构,具体讨论每个结构的现状是什么?合理的应该是什么?优化的又应该

是什么?再抓住影响企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环节来逐个解决。

结构调整要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导向,重点盘活企业的闲置资产,并把低效资

产调整成高效资产。(如通过企业间的资产互换,搞异地连锁经营等。)



6. 积极促销,形成热点:

销售是商品经营的关键。销售工作的基础是销售队伍建设、销售网络建设,并开展好

综合促销。

促销措施可以为企业打造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忠诚度。

促销有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新闻报道促销、价格促销、服务促销、文化促销、

形象促销、信誉促销、科普促销等形式。应该以广告为基础,通过综合运用而制造热点





7. 慎重发展,联合成强:

搞基建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先研究市场,预测风险;必须寻找最佳融资方式;必须通

过搞基建与其他发展方式的比较才能决定是否应该搞基建。

多元化经营必须慎之又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多元化经营,目的是为了

减少风险,追求“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是多元化经营又必然分散资金、分散精力,如果

进入了不熟悉的领域,则由于“隔行如隔山”,进入风险还极大。因而搞多元化经营前,必

须问一句“现在有几个鸡蛋?”只有对大企业才能有搞多元化经营的基础;而且多元化经营

必须“优生优育”,不能搞得越多越好;非相关的多元化经营更要慎之又慎。

合并、兼并、股份制组合、股票上市的资本集中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必须懂得

其原理、规律、方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1+1大于2”的优势组合,来实现资本的

最大增值。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