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制度建设与工作实务

讲师:李南山 发布日期:11-07 浏览量:361


监事会制度建设与工作实务高级研修班



【培训目的】

适应加强国有资产运行监督体制建设的要求,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事会人员队伍,使监事了解宏观环境、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充实必

备的岗位知识,明确监事的责任与义务,提高综合管理素质,从而高标准、高质量地履

行监事岗位职责,达到监事岗位任职资格的要求。

【适合对象】

各单位监事会主席(监事长)、专职监事、兼职监事、职工监事、监事会秘书和其它监

事会成员以及其他相关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一、监事会制度建设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1、市场化改革催生现代企业制度和民主科学的公司治理制度

2、监事会是分权制衡治理原则确立的股东监督权力机构

3、监事会制度和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间的治理关系

二、监事会行使股东监督权的职责规范

1、公司制度是围绕以财产权利法律性质形成的权责体系

2、监督原理和监督实效

3、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实践和立法强化

4、股东需要什么类型的监事会?

三、监事会工作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从“核心论”到“重点论”:如何选择有效的监督方法

2、什么是“财务监督”?什么是“业务监督”?

3、什么是“合法性监督”?什么是“妥当性监督”?

4、什么是“事后监督”?什么是“过程监督”?

5、如何坚持股东(出资人)监督的合法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原则?

6、建立动态灵敏的动态监督机制:市场化改革对监事会的新要求

四、监事会实务(信息、检查、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和典型经验

1、有效监督的第一因素是信息:如何保证监事会履责的知情权?

2、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如何和监事会监督信息机制同步建设?



3、如何检查公司资产运行状态和评价资产运行质量?什么是出资人关注的重要事项?

4、检查公司财务的主要方法、程序?

5、如何监督检查董事、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

6、监事会工作方法的要点与技巧

7、监事会监督评价是公司治理制度激励相容的重要环节

8、监事会报告制度和报告分类

五、监事会成员素质模型和实务能力

1、监事会成员(团队)履职必须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模型

2、监事履行职责的行为能力、素质要求和三大核心能力

3、监事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和职业风险

4、监事会人员的现状与职业化前景。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