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養,心態與國學智慧
讲师:王平 发布日期:09-29 浏览量:1134
職業素養、心態與國學智慧
-----王平老师
【課程目標】
這是一門與時俱進、終生受益的課程﹐講授以國學為依託﹐采用大禹治水“疏”和“堵”的方法﹐使企業上下司員工對企業增進無限忠心的程度﹐積極向上﹐奮力拼搏。
【課程時間】 半天( 三小時 )
【師資簡介】 王平教授---系國學大師周士琦先生的
關門弟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信息學院、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人民大學、中華女子學院等院校總裁班特聘國學教授。
王平老師在智慧女性的培訓和親子教育,培訓“独一代”“独二代”“富二代”“官二代”教育以及家庭和諧等方面頗有影響,曾多次在清華、北大的女子學堂授課,很受歡迎!
【課程大綱】
未出茅廬、三分天下
先秦諸子百家是中國的國寶﹐管子牧民﹕“思維張則國令行” ﹐又“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所謂“思維”﹐即禮義廉恥﹐治國和管理企業是一樣的。
人類社會不是講科學﹐是講社會﹐今人的心理、生理、腦子和古人是一樣的﹐沒有變化﹐如今社會為何群雄並起、巧取豪奪、餓虎撲食現象越來越強烈﹐人們的成功更多的靠外力而不是內功﹐信仰缺失﹐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抑鬱癥、焦躁癥、失眠……危害人體健康的頻頻出現﹐產生這些病態的原因是什麼呢?通過未出茅廬、三分天下的講解﹐只有中國的國學才能使人美在其中而暢四肢。
人心散了大家也該收攤了
中國在全世界推廣孔子學院﹐國家推軟實力﹐為何?因為信孔子群衆基礎雄厚﹐孔子講六藝﹐全面發展﹐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是孔子培養出來的學生﹐是通才﹐過去念書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今日則不同﹐今日的員工從小培養缺失﹐即如何做人意識淡薄﹐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皆如此﹐致使企業無限忠心者越來越少﹐群雄並起、利令智昏、其興也快其亡也快﹐其主要原因在於文化缺失所致﹐人心散了一切都完了。
易曰:“悅以使人﹐人忘其勞﹐悅以使人﹐人忘其死” ﹐孫子曰:“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人只有心理平和﹐精神愉悅﹐才能最大量發揮個人潛力為社會服務。
三、經濟發達了﹐人們的心態、修養反而滯後了
先秦時期國力凋敝﹐但文化很厲害﹐經濟發達與文化先進有時統一﹐有時不統一﹐周朝八百六十七年的春秋鼎盛﹐沒有名人﹐但文化不厲害。
今人日子過好了﹐爲何很多人如同穿了件魚網衣﹐步步爲險﹐漏洞百出﹐種種難題出現束手無策﹐這一切歸於文化的滯後﹐比如﹕領導看著職工走錯路沒辦法﹐說了不聽、聽了不該、改了又犯﹐上下司員工不想通過念書改造自己﹐而是個個做著發財的夢﹐沒規矩、沒修養、沒文化﹐手里拿著文憑只想給領導當大爺者比比皆是﹐鞍前馬後的﹐巧言令色的﹐給領導背黑鍋的……這一切都歸於員工心態與職業素養不足造成的﹐通過國學的講述﹐使企業上下司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嚴重不足﹐齊心協力﹐上下團結﹐同心同德爲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