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授课大纲以及并购最全分类分析简述

讲师:刘东 发布日期:08-12 浏览量:715


企业并购重组授课提纲

1. 公司金融学科基础

2. 企业并购定义及分类

3. 企业并购策略与战略、时机选择

4. 企业并购估值

5. 企业并购尽职调查

6. 企业并购风险分析

7. 企业并购模式与策略

8. 企业重组分析

9. 课程总结



企业并购的最全分类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

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

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

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现实的并购重组,并不是简单的资金问题,还有并购方的背景、资源条件和政府关系

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同时并购过程的根本是控制权的转移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企业购并重组的类型(可以有众多的分类方式,针对不同的分类方法又可以有不同的

解释,关键是说明实际问题):

1、从支付手段来讲:

主要有现金、资产、股票等方式以及几种方式的混合。

具体来讲,比如现金对应资产型收购、现金对应股票型收购、股票对应资产型收购、

股票互换型收购、以及现金加股票对应其他的收购、现金加资产对应其他的收购等。

2、从操作对象来讲:

直接收购:直接针对目标公司的收购

间接收购:针对目标公司母公司或者对目标公司有控制力的关联公司操作。也可以两

种方式结合运作;

也可分为:

有针对上市公司的操作;

有针对非上市公司的操作;

3、从操作的标的来讲:

有针对股权的,针对资产的、针对债权的、针对期权的。

4、从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关系来讲:

(1)横向并购,是指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企业之间的购并。横向购并实际上是同行竞

争对手之间的购并,目的是谋求规模经济或垄断收益;

(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不同生产经营阶段企业之间的购并。这种购并通常表现为优

势企业购并为自己提供原材料或服务的企业,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或稳定企业发展



(3)混合并购,是指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企业之间的购并。进行混合购并的主要目的

在于,谋求范围经济和规避经营风险。

[pic]

5、根据信息披露程度不同,可分为:

公开收购与非公开收购。

(1)公开收购,又称要约收购,是指主并企业向目标企业发出收购要约、并承诺特定

条件的企业购并;

(2)非公开收购,是指不公布收购要约的企业购并。这种企业购并主要表现为,要约

收购起点前的股权交易或要约豁免条件下的协议购并。

6、根据主并企业态度不同可分为:

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

(1)善意收购,是指获得目标企业同意的收购。这种收购一般通过购并双方友好协商

来完成,通常采取协议收购方式。

(2)敌意收购,是指未经目标企业同意的收购。这种收购通常表现为要约收购并会遭

到目标企业激烈抵抗。

7、根据主并企业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

杠杆收购与非杠杆收购。

(1)杠杆收购,是指主要利用借贷资金,并以目标企业资产做抵押,收购目标企业的

行为。

(2)非杠杆收购,是指主要利用自有资金收购目标企业的行为。

8、根据主并企业收购意图不同可分为:

(1)基于套利目的的投机性收购;

(2)基于产业或市场地位的持有性经营;

投机性收购,目的是获得短期套利,在投资界也叫这些机构财务投资者,一边持有期

限不超过五年;

持有性经营,目的是获得产业地位,依靠长期经营获得持久性收益,在投资界也称作

产业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





应对敌意收购的反收购手段:

1、法律限制: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批露实施细则、股票

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金降落伞法”是被并购公司与高管签定雇佣合同,一旦被兼并高管离职并获得巨

额退休金;

3、股份回购:通过大规模买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来使在外流通股份减少,股价

增加,出价要高于收购方;

4、寻求股东支持:对股东进行说服,争取反并购支持,包括宣传攻势,呼吁股东不要

支持要约;

5、毒丸计划:发行“毒丸”证券稀释股权;

6、寻求“白衣骑士”:寻找关系良好企业进行善意收购,使收购公司知难而退,或增

加收购成本;

7、修改公司章程,增加“反收购”条款。

8、分期选举董事会成员和超级多数投票权;例每年9名最多换选3名

9、焦土政策:目标公司出售一些有价值的资产来降低公司价值,或者采取表外融资

策略,售后限期回租重要资产方式,但中国不可行。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