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管理者角色认知和转变》
讲师:李金金 发布日期:08-12 浏览量:95
《团队管理:管理者角色认知和转变》
主讲:李金金老师
【课程背景】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和转换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许多管理者在晋升到管理岗位后,常常面临角色转换的挑战,难以迅速适应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转变。他们可能仍然沉浸在以往的个人贡献者角色中,忽视了管理者的全新职责和使命。据调查,约60%的新晋管理者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员工士气不振。此外,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的胜任力,包括敬业精神、计划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以应对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然而,许多管理者在这些关键能力上存在短板,影响了管理效果。本课程旨在帮助管理者深入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掌握管理的核心技能,实现从优秀个人到卓越管理者的转型,提升团队绩效和企业竞争力。
【课程收益】
深刻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认识到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转变关键。
掌握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提升敬业精神、计划执行、沟通协调等关键能力。
学会识别和应对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时刻,运用有效的管理动作提升团队效能。
熟练运用SMART原则制定和分解目标,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通过参与工作坊和案例讨论,增强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
角色认知提升:明确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加速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思维转变,提升管理自信。
管理能力飞跃:掌握关键管理技能,如目标设定、沟通协调、团队激励等,增强管理效能。
团队绩效优化:学会有效管理关键时刻,提升团队协作和执行力,推动团队目标的达成。
企业竞争力增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持续成长动力:激发管理者的潜能,培养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意识,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课程特色】
系统性框架:课程内容涵盖管理者角色认知、胜任力模型、管理关键时刻、目标制定与分解等模块,形成完整的管理知识体系。
实用工具与方法:结合实际管理场景,提供SMART原则、管理动作分类等实用工具,帮助学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案例驱动教学:通过丰富的管理案例分析,使抽象的管理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员理解和应用。
互动式学习体验:采用工作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增强学员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课程对象】
新晋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预备管理者等。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管理者角色认知
1. 角色转变思考
从 “一只羊” 到 “领头羊”
(1)核心问题工作变化: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转变
(2)目标重构:从个人目标到团队目标的升级
(3)挑战预判:方向制定、决策风险、团队管理等问题
(4)思考练习互动讨论:“羊群攻击”“离群冲突” 等场景应对策略
冰山模型:显性与隐性能力
显性能力(可观察)行为:
日常管理动作(如任务分配、进度监控)
知识技能:
专业能力(如质量管理体系、岗位职责)
隐性能力(深层驱动)动机:
持续工作的内在动力(如成就动机、价值观)
态度:
“愿意做”“持续做” 的职业意愿
体验式游戏:通过冰山模型分析自身能力结构
二、管理者角色转换
1.认识自己:从自我认知到他人认知
(1)自我认知工具鱼缸会议:对比 “自我认知” 与 “他人认知”
流程:自我优缺点陈述→匿名互评→汇总复盘
(2)心理学效应光环效应: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3)达克效应:管理者自评与下属评价的差距
(4)乔哈里视窗:通过 “公开 - 盲区” 分析扩大认知边界
(5)练习:制定《自我改进行动计划》
2、了解他人:动机与能力模型
(1)行为驱动逻辑
弗洛姆理论:愿望→动机→行为→目标的传导链
(2)管理核心:通过动机改善激发员工行为
(3)动机能力矩阵
能力(Y 轴)vs 动机(X 轴):四象限分析与管理策略
高动机高能力:授权与发展
低动机低能力:培训与激励
3、有效管理:常见角色错位与纠正
(1)角色错位类型
“老好人”:放纵下属,不敢管理
“官老爷”:独断专行,忽视团队
“救火队员”:亲力亲为,缺乏管理思维
“大家长”:过度保护,缺乏边界
(2)互动练习:通过鱼缸会议分析自身角色定位
三、 管理者能力要求
1、胜任力模型构建
(1)定义与价值
胜任力:区分高绩效与普通绩效的深层特征(如动机、技能、价值观)
应用场景:人才选拔、培养、绩效评估
三大维度胜任力
管理者特质:全局观念、敬业精神、沟通能力
人员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力
业务管理能力:成本意识、业务专业性
2、八大核心能力行为分级
能力基层管理者要求高层管理者要求
全局观念 :服从组织目标,牺牲个人利益 战略布局,系统思维,维护整体利益
敬业精神 :遵章守纪,认真完成任务 甘于奉献,克服困难,追求卓越
沟通能力 :准确表达,倾听反馈 策略性沟通,跨部门协调
决策能力: 常规事务决策,依赖信息支持 风险决策,长远规划,独立承担责任
组织协调能力: 资源分配,基础活动组织 跨部门协作,外部资源整合
影响力 :直接说服,单一论据 借力影响,多层级策略设计
成本意识: 预算控制,避免浪费 成本效益分析,利润最大化
业务专业性 :技术问题解答,内部支持 行业知识传播,技术体系搭建
3、能力提升工具(1)视频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管理场景解析能力应用
(2)胜任力评估表:自我评估与团队反馈结合
四、管理动作共创工作坊
1. 管理动作分类与关键场景
(1)基础操作:必须执行但效果待定(如任务布置、职责分配)
(2)重要操作:可能直接影响结果(如沟通协调、过程监督)
(3)关键操作:决定成败的核心动作(如有效决策、人员激励)
2、工作坊流程设计
(1)第一轮研讨:关键管理动作共创管理动作梳理(15min)
(2)关键动作研讨(10min)→ 成果汇报(10min)
(3)漫游挂画与信息收集(20min)→ 整理共创(15min)
(4)第二轮研讨:鱼缸会议深度复盘案主汇报(15min)→ 提问反馈(15min)
(5)记录分类与筛选共创(25min)→ 最终复盘(10min)
(6)实战任务:业务 KPI 拆解目标:市场营销部、技术部第二季度关键业务触点 KPI 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