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赋能如何从技术走向管理》
讲师:王志刚 发布日期:01-08 浏览量:260
成长赋能如何从技术走向管理课程背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许多企业面临着从技术骨干向管理者转型的挑战。这些技术出身的干部,在专业领域内表现出色,但当他们被提拔到管理岗位时,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他们擅长于技术细节,但在带领团队、制定策略、沟通协调等方面却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能。
这种转型困难体现在多个方面:
他们可能只会自己埋头苦干,而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给下属;
对管理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自己忙得团团转,下属却无所事事;
人员流动频繁,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留住人才;
在与下属沟通时,多采用指令式语言,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
面对团队现状,常常感到有心无力;
整天忙碌却缺乏明确的方向;
除了物质激励外,不知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激励下属;
即便掌握了一些管理知识,也只是零散的、片面的,而非系统的。
因此,《赋能:如何从技术走向管理》这一课程应运而生。它旨在帮助这些从技术岗位转型而来的管理者,通过角色认知、管理技能提升、团队激励与沟通等多方面的学习,实现从技术骨干到优秀管理者的转变,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课程收益:
●了解:明确管理者角色定位,认识转型挑战与机遇
●认识:掌握管理基本概念,理解团队运作规律
●掌握:学会任务分配与进度监控,提升管理效率
●提高:增强沟通协调能力,构建良好上下级关系
●打造: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应对复杂管理情境
●获得:掌握多元激励方法,留住并激发团队潜能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管理者
课程方式:案例研讨+小组演练+情境模拟+游戏启示
课程大纲
课堂导入:技术走向管理的烦恼(员工为何“不想干”和“要离职”)
案例:痛苦的提拔
课堂研讨:角色转换:如何从“关注自己做贡献”转变为“关注团队做贡献”
工具:管理日历表
第一讲:角色转变:走上管理快车道
一、管理者的5大立场
1. 对上级-执行者-要靠谱-向上辅佐
2. 对平级-合作者-有胸怀-横向合作
3. 对下级-是教练-有魅力-向下扛旗
4. 对客户-服务者-使放心-解决问题
5 .对自己-修行者-要成长-向内修炼
二、管理者与骨干员工3大区别
1. 管理者:重视团队工作结果:教练、团队、通才
2. 骨干员工:重视个人工作结果:球员、个人、专才
三.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1. 管理者的4个 定位误区——劳动模范、甩手掌柜、皇帝老儿、民意代表
2. 管理者的5个角色职责——执行与辅佐、指挥与负责、协助与分担、公关与服务、自律与成长
3.管理者角色转变的3阶段
1)合格管理者——工作督导(工作分派+激励)
2)优秀管理者——带领团队(带人带心+绩效)
3)卓越管理者——成人达己(部属培育+授权)
四、骨干员工向管理者的跃迁
1. 骨干到管理者的5个升级
责任升级
沟通升级
关系升级
能力升级
心态升级
2. 角色转换困难5个原因
1)能力差异
2)路径依赖
3)成就感缺失
4)定位模糊
5)环境适应
3. 管理者成长的5个阶段
1)自我管理阶段
2)管理他人阶段
3)管理职能部门阶
4)事业部总经理阶段
5)领导力提升阶段
第二讲:自我管理
一、时间管理
1. 四代时间管理的发展
1)第一代时间管理——便签、备忘录
2)第二代时间管理——工作计划表和日程表
3)第三代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4)第四代时间管理——GTD(Getting Things Done)工作法、番茄工作法
2. 时间管理4个常用方法
1)艾维·利时间管理法(六项工作法)
2)统筹法:甘特图
3)番茄工作法
a番茄时间的概念
b自我掌控时间的三化
c每日番茄工作法流程
4)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案例:效率大师艾维利向美国钢铁公司提供咨询
二、情商管理
1. 情商管理的五个方面
1)了解自我
2)自我控制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2. 高情商的3大修炼途径
途径一:阅读
途径二:经历
途径三:反思
三、压力管理
课堂测试:你压力大吗?
1. 压力产生的来源
1)解困境4步骤:列困境——找因果——敢突破——学标杆
2)化焦虑为行动的3个明确
a明目标:“我担忧的”转化为“我想要的”
b明策略:“我想要的”转化为“我能做的”
c明计划:“我能做的”转化为“具体行动”
课程讨论:遇到压力时,你习惯的做法是什么?
2. 改变认知思维
课程讨论:你的心理韧性有多强?
1)面对逆境3种人
2)高逆商人5特征
案例学习:每个人都为自己找过借口!
案例分析:罗永浩与张桂梅
第三讲:工作管理5大技巧
一、目标管理
1. 目标的来源与定义
2. 目标的四个层次
1)公司目标
2)部门目标
3)团队目标
4)个人目标
3. 目标管理的要素(五问)
1)目标是什么?
2)达到什么程度?
3)如何办?
4)何时完成?
5)结果如何?
案例:从员工出差看目标
二、定目标
1. 目标管理生命周期
2.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3. 目标拆解:OGSM-T
案例:目标拆解
演练:按照SMART法则,现场设定目标
三、追过程
1. 追过程的重要意义
2. 追过程中常见问题
3. 如何有效追过程
1)建立数据仪表盘
2)追过程之六追
四、拿结果
1. 为什么要拿结果?
2. 什么是好的结果?
案例:九段秘书/车间主任
3. 如何拿到结果?
1)绩效系统:考核
2)激励系统:分钱与晋升
3)辅导系统:复盘
二、工作委派
1. 工作委派不理想的三大原因
1)与工作性质有关
2)与管理性格有关
3)与下级的状态有关
2. 工作委派四种类型
1)非管理者核心角色的任务
2)下级擅长并有独特优势的任务
3)工作难度适中的任务
4)提升下属工作满意度和胜任力的任务
3. 工作委派的注意事项
1)委派前:定对事、选对人
2)委派中:说明白、问清楚
3)委派后:做反馈、做激励
工具:PDCA模型
三、高效沟通
1. 沟通的三大陷阱
1)有沟通、无倾听
2)有沟通、无共振
1)有沟通、无追踪
2. 沟通的基础:倾听
1)听懂对方的意图
案例:领导突然要求,布置工作
2)结构化倾听
练习:客户的投诉处理
模型:结构化倾听模型
3)听懂三步法:确认事实-响应情绪-明确行动
工具:笔记本、讯飞听见
练习:年会组织的实施要求
3. 高效沟通的方法
1)精准表达
2)有效倾听
3)呈现分岐
4)寻找交集
5)留有余地
工具:STATE沟通模型
四、高效激励
1. 激励理论模型
1)马斯洛需求理论
2)双因素理论
2. 激励的常用9种方法
1)目标激励
2)授权激励
案例:海底捞每个员工都有决策权
3)榜样激励
工具:五类榜样
4)荣誉激励
5)发展激励
案例:行政文员的晋级之路
6)赞美激励
7)竞争激励
案例:鲶鱼法则
8)负责激励
工具:热炉法则
9)薪酬激励3线4区5法则2机制
3. 打通能力
1)以岗定级
工具:职级表
2)人岗匹配
工具:人才盘点九宫格
3)薪随岗动
4)绩效牵引
案例:华为的增量激励
五、高效执行
1. 执行不力的三大原因
1)战略的困扰
2)机制的困扰
3)竞争的困扰
2. 结果定义
1)结果定义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商业/结果交换
2)外包思维的根本是我们只看结果,结果的目的——交换
3)完成任务是对程序、过程负责;收获结果是对价值、目的负责
4)结果定义三要素:可量化、有价值、可交换
工具:节点检查、YCYA管理工具
3. 责任约束
1)人们为什么对责任敬而远之?
2)责任能动定律: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培养能力
3)责任稀释定律:人越多,责任越少!
4)责任跳动定律:指挥越多,责任越少!
5)责任心缺失,关键问题在哪?
6)责任是否会跳来跳去?责任是管出来的;
7)管理责任的方法:一对一、僵化制、回归制、首问制、承诺制
4. 即时奖惩
1)鼓舞士气:保持执行中的兴奋状态
2)业绩考核:你奖励什么,你的战略就在哪里
热炉定律:预警性、即时性、分明性、公平性、必然性
工具:KPI考核表、SMART原则
第四讲:辅导下级
一、人才培养
1. 人才培养的3大误区
1)好人=人才
2)别人家的人才=你的人才
3)现在的人才=未来的人才
研讨:遇到这样的下属该如何培养?
2. 人才培养3要素
1)意愿
2)能力
3)平台
3. 职业生涯规划
1)巧用SWAIN模型
2) 制定职业发展路径
4. 常用的培养方式
1) 在职培训
2)日常辅导
3)导师带教
案例:优秀导师的炼成之道
二、辅导下级的三个典型问题
1. 辅导变成包办
2. 辅导过于心急
3. 辅导成为较劲
三、辅导下级的三个误区
1. 辅导越细越好
2. 辅导越全越好
3. 辅导频率越高越好
四、对辅导的四个重要认识
1. 应该是主动的辅导,而非被动的辅导
2. 应该既有积极的要求,又有消极的规范
3. 应该是随时、随地、随人的辅导
4. 应该包含技能训练、情绪辅导
案例:丰田三现主义
五、教练辅导方法
1. 何谓教练技术
2. GROW模型
3. 聆听,发问,区分,回应
案例:王姐与李姐
工具:GROW询问技术
第五讲:节点检查
一、不相信:不是对人本身,而是对过程和结果
1. 先小人后君子,大家都君子;先君子后小人,大家都小人
2. 授权的前提是监督,无法监督的事不能授权
3. 检查针对“事”和“岗位”,一切都在阳光下
二、关键行为节点检查步骤
第一步:确保工作追踪全面性(关键行为导航图)
第二步:对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关键行为分解监控
第三步:追踪每个重要节点的达成情况
第四步:对工作计划及时修订
工具:BEST反馈法则
课堂训练:检查机制的设计
三、查核化:人们不做你希望的,只做你检查的
1. 有工作执行,必有检查人
2. 节点控制:关键的20%制约着次要的80%
3. 反复盯:有效检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四、例行化: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
1. 走动式管理:绝不提拔在车间、在走道的人
2. 查检表:品质是检查出来的
3. 质询会:检查比惩罚更重要
例会报告:高效会议集思广益
1)里程碑事后回顾AAR
2)会议目的与会议规范
3)明确会议流程(有效开场、澄清信息、头脑风暴、做出决定、总结跟进)
4)做好会议记录,列出有效措施
五、督导化:把问题解决在过程中,而不是秋后算账
1. 给予恰当指导
2. 跟进的注意事项
案例:某公司的工作跟踪检查
工具:日工作汇报表、周工作汇报表、质询表
3. 纠正偏差——及时辅导回归轨迹
1)关注工作成果(着重客观性的标准)
2)兼顾工作方法和个人品质(兼顾主观性的标准)
3)分清主客观因素
4)上级定期反馈追踪情况
5)让下属寻求改善点
6)培养下属自我纠偏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