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王阳明思想解析

讲师:吴孟恩 发布日期:09-09 浏览量:412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王阳明儒家思想解析

课程背景: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儒学一直是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精神食粮。纵观儒家学说的传承过程,“心学”占有重要的比重,王阳明当之无愧为心学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心学一脉,源远流长。上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至今也广为流传。

“心学”到底有何神奇之处,让人高山仰止?

王阳明有哪些传奇经历被人津津乐道?

“心学”对于今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也许本课程能够带您寻找答案。

针对人群:

国学,尤其是心学爱好者

各类想提升员工素养的企业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

预期收益:

了解儒家传承体系

知晓王阳明传奇经历

熟悉“心学”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王阳明思想基本内容

阳明心学思想的价值、启示及对社会实践的意义

课程时长:

一天

课程主讲:

吴孟恩老师

课程纲要:

一、阳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心学之前的儒家传承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与荀子

汉唐儒家:董子、韩柳

两宋儒家:程朱理学

2.心学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主流思想(程朱理学)弊端显现

非官方思想的冲击

家庭环境的熏陶

3.心学思想的理论前提

二、王阳明和他的“心学”

1.王阳明其人

生而不凡

五岁开口

为何读书

以恼为耻

龙场悟道

官场风云

病逝归途

2.阳明心学浅析

心本论:

心即是理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心物一体

良知与致良知:

五常—良知之儒学解析

五心—致良知的修行论

本然与明觉:

与生俱来的本性

明达与觉醒—高度自我认知

知行合一:

人人皆可为尧舜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三、阳明学说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1.“致良知”与“核心价值观”

致良知是毕生追求的境界

向内求索与事上磨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致良知

2.“知行合一”与“匠人精神”

“知”与“行”不可分割

匠人精神即是知与行的结合

职场需要匠人精神

3.“心物一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心即是理,心外无物

人与自然和谐相生

心物一体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4.心学实践,从“我”做起

心学实践,从格物开始

我即一切,做好我自己

直指心性四句教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