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国藩学处世哲学
讲师:吴孟恩 发布日期:09-09 浏览量:250
曾国藩的处世哲学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他是晚晴中兴名臣,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是中国古代官场上
的标杆人物。既立德,又立功,甚至有人称他为半个圣人。毛泽东说:予于近人,独服
曾文正。蒋介石也评价: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
治国有道,治家有方,曾氏家族至今兴盛不衰亡,有何秘诀?曾国藩一生如何在官场
立足?走进曾国藩的处置哲学,来看曾氏智慧。
课程收益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
熟悉曾氏家族
掌握曾国藩的处世哲学,通达人生
课程对象
公务人员、企业中高层人员
课程时长
0.5-1天
课程大纲
一、曾国藩简介
1、曾子七十世孙
2、圣人两个半之说
3、几封家书带来巨大影响
4、曾氏家族的发展阶段
起步时期:曾国藩考中进士之前
腾飞时期:考中进士到去世
承续时期:曾纪泽起始到辛亥革命
出新时期:辛亥革命至今
5、后世评价
梁启超: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
之大人也已。
杨昌济: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
。
毛泽东: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
章太炎: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
二、为官要学曾国藩
稳慎之绝
磨砺之功
圆融之道
牵手之智
用人之律
进退之慧
三、曾国藩的十大人生信条
1、“每逢大事有静气”
企业人处变不惊的定性。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管理者“不计前嫌”的习惯。
3、“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事业开拓者的勇往直前。
4、“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中式企业人的藏息之道。
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权威管理的不二法门。
6、“打脱牙和血吞”
社会精英的“忍”字诀。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企业老板的用人智慧。
8、“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
别耳!” 。
文坛与官场是两回事,管理和实践同样是两回事。
9、“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智慧老板的方圆之学。
10、“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
一步体悟道法自然。
四、曾国藩的处世哲学
曾国藩处世哲学彰显传统文化智慧
所用之法,就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所秉承之理念,来源于中国人的阴阳五行思维
修德立世,不外乎伦常二字
五伦: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
五常:仁、义、礼、智、信
1、天地人伦之始——夫妇有别——夫义妇德
曾纪泽谋亲
妻子凶恶丈夫才能中进士
因贺女庶出而暂缓婚事
曾纪泽新婚
欧阳夫人不是才女
以二百金办女儿奁具
2、生命传承之根——父子有亲——父慈子孝
孝父训斥侍郎儿
遭遇母丧
让儿孙一无可恃
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
治家儿字诀
不能以“命”教子训士
深以子侄辈骄傲之气为虑
戒轻易
给不上进的女婿留点脸面
借亲情疗忧惧
劝女儿耐劳忍气
子侄辈不能坐四抬轿
艰苦则强娇养则弱
为儿子获奖语儿欣喜
做各房及子孙的榜样
小女儿愈看的娇愈难成器
3、快乐家庭之要——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同意诸弟外出求学
和睦兄弟为第一
分多润寡及澄心定虑
慰弟妇之丧
悔字诀助老九过难关
4、从家庭到社会——君臣有义——君敬臣忠
破天荒翰林
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清代官员的薪酬俸禄
连升四级
升援礼部侍郎
享受荣名而寸心兢兢
朝廷厚胡薄曾
一门忠义竟成谶语
5、人生成功之秘——朋友有信——朋宜友信
好友罗泽南
江忠源乃侠义之士
胡林翼早年是个花花公子
刘蓉与郭崇涛
李鸿章与王闿运
左宗棠之长在善于审几审势
愧悔大负李元度
安置故旧追悔往日
与王闿运相见与徐州
6、为人之要
不存做官发财之念
守耕读之家本色
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忍辱含羞屈心抑志
脚蹬实地克勤小物
耐烦为第一要义
长傲多言为“凶德”
以“平和”养德修身
惜福
庸人以惰致败 才人以傲致败
戒傲戒惰
富贵气不可太重
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不要管闲事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襟怀高淡远胜过南面王
变柔为刚化刻为厚
7、处世之要
不收赙仪与分送马褂
结怨江西官场
藏身匿迹不露圭角
去机巧求笃实
善事的三种做法
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祸福由天善恶由人
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
以身作则
与人相处疏疏落落
立身处世之“八本”
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凡办大事半人力半天事
如何使用有才无德者
面对指摘宜自修
持身可学王陶而不可学稽阮
虽处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