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提纲

讲师:陈炳才 发布日期:07-23 浏览量:413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提纲

一、会议背景与《决定》结构

(一)三中全会的背景

1.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年度会议2.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和要求:2035 和 5 年目标

3.续接改革总目标,设立新目标(2029 年完成本决定改革目标)

4.文件构思

以部分和条目形式,15 部分,60 条;总体三大块。300 多项重要的改革举,未

来梳理。

第一大块:决定内容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第二大块:部署具体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第三大块:加强党对改革领导,深化党建改革

二、《决定》第一部分总论解读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二)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坚持六项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三、《决定》第二部分重点解读

(一)深化改革总目标

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

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3.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4.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系统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

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

要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高标准市场体系: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

台体系,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二是推进要素市场

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

则。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

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决定》特别提出,防

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

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2.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3.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4.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完善国家战略规划

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

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

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

排配套资金。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

管理,优化各类存量结构调整。

5.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

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

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

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

共服务制度;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

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6.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

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

利制度,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

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

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发展利益。

7.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8.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9.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

10.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围绕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

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

沉,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1.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

碳足迹管理体系。

12.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13.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四、做好组织落实和风险防范

(一)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落实好宏观政策

2.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4.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5.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6.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二)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1.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落实各项举措

2.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3.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三)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

1.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2.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3.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