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激励-激发内驱力(2天)

讲师:尤志欣 发布日期:04-24 浏览量:394


非物质激励-激发内驱力

对象:企业管理层课程时间:2天

盖洛普研究表明:组织中超过50%的员工不是敬业员工,20%的员工完全不敬业!

仅在美国,每年因为员工不敬业而造成的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2012年盖洛普员工敬业度调查表明,中国敬业的员工仅占6%,排名全球靠后!

那如何才能有效激励员工,让其自动自发创造更好的业绩?

在过去,绝大多数人认为激励员工的最佳方式是外在的奖励或是惩罚(如金钱),即“胡萝卜+大棒”政策,但事实证明,胡萝卜加大棒已并不一定奏效,因为它们会:

令内在的动机消失

让业绩下降

扼杀创造力

抑制善行

鼓励不道德行为,欺诈和走捷径

让人上瘾

滋生短期思维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需要全面升级管理系统,

从外在奖励与惩罚的“外驱力”升级为内在激励的“内驱力”!

本工作坊将给我们带来颠覆式看法,向我们揭示激励我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以及我们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让我们更有智慧地工作,

创造更好的业绩,生活起来更加愉快!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管理体统升级

1、介绍与欢迎

2、发现那些激励员工的真正因素

令人吃惊的敬业度数据

心理学研究:蜡烛实验

外部激励伤害创新

注意力的垂直与水平思考

TED演讲:丹尼尔的发现

聆听全球排名前十的思想家分享

反思我们的工作

3、激励需要提升

古老的驱动力:1.0 生物性驱动

工业时代的驱动力:2.0 外部驱动

新时代的驱动力:3.0 内在驱动

驱动的两种行为:X与I

X与I的组织对比

4、应用工具:

如果…那么… 到 既然…那么…

外部驱动力升级内部驱动流程图

第二部分:三种内驱因子

1、目的—渴望超越自我,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工作的意义:组织、团队与个人的关系

外部驱动:满足需求

内部驱动:追求意义

积极聆听:支持员工实现目的

活动:英雄称号

联结组织的目的与团队、个人的目的

案例:腾讯、阿里与GE的目的

营造组织的归属感

应用工具:每天5分钟、绩效翻一倍

2、专精—渴望在有意义的工作上取得进展

(1)心流

心流任务的特点

刻意练习,成就大师

绩效目标澄清

绩效反馈的频率与质量

(2)专精原则

成长型思维模式

优势型思维模式

外在痛苦与内在愉悦

(3)案例:匠人精神:寿司之神

(4)活动:重新设计心流任务

3、自主—渴望决定自己的生活

(1)自主: 四要素

工作内容的自主

工作时间的自主

工作方式的自主

工作团队的自主

(2)自主与责任感

自主提供参与感和责任感

指令破坏责任感

交流与化解领导者的担心

(3)活动:自主审视

我的自主状态

团队自主状态

(4)工具:不做的事情清单

(5)案例讨论: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