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与关键对话》
讲师:张烨 发布日期:03-14 浏览量:387
《管理沟通与关键对话》
主讲:张烨
【课程背景】
沟通是协调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是推动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黏合剂。良好的沟通能增进彼此之间因沟通不畅造成的信息失真。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降低组织沟通成本,是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良好沟通技巧也是成功管理者必备技能。
本课程将帮助学员识别对上及对下沟通中常见关键对话场景,洞察冲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需求,建立策略性沟通方法与技巧,发展通过沟通影响、说服及激励他人的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组织氛围。
【课程收益】
知晓影响沟通效率及效果的关键因素,明确高效沟通四原则;
通过肢体语言、同理心倾听与回应等方法提高对方的对话意愿及沟通体验;
知晓黄金圈理论及价值观六层模型,掌握讲WHY三原则,提升说服及影响他人的能力;
使用结构化表达工具,清晰准确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及记忆;
理解不同行为风格背后的心理语言,掌握因人而异的沟通方法及策略;
识别向上及向下关键对话场景,理解冲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学会常见冲突处理思路与技巧。
【课程特色】
丰富互联网大厂管理实战经验与案例分享,提供落地实操工具,分步骤详细讲解;
萃取大厂实战管理经验、案例及落地工具,分步骤详细讲解,互动丰富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课程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管理沟通常遇困境与挑战
第一单元:高效沟通原则
讨论:常见沟通失败原因
人际交往与沟通法则
高效沟通的四项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沟通的三项基本功
3904615213360 同理心倾听与回应
测试:倾听能力
倾听的四个层次
同理心倾听与回应的作用
同理心倾听
听人——识别对方的深层次动机与需要
听己——聚焦目标,以终为始
倾听中的肢体语言
同理心回应
同理心回应两大原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非暴力沟通四步法——从需要出发而非情绪表达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关键转换
识别“情绪”信号
同理心倾听与回应的禁忌
练习:同理心倾听与回应
结构化表达
结构化表达的目的——让别人听得懂、记得住
结构化表达五大特征
结论先行
以上统下
逻辑递进
归类分组
总结收尾
演练:结构化表达
因人而异的沟通
测试:DISC行为风格
DISC四类行为风格介绍
2983230234950 各DISC行为特征及特点
典型行为特征
价值观与驱动力
擅长、害怕及缺点
高压下可能的冲动行为
各DISC沟通及交往策略
建议行为
不建议行为
如何快速识别对方DISC类型
练习:判断对方DISC类型
测评:沟通基本功自我觉察
第三单元:向上沟通关键场景
向上级汇报
案例分析:季度汇报
常见错误汇报方式
流水账,写了一堆重点不突出
只说了做什么,没有体现价值
直接给出结论或判断,缺少分析
认为自己做得好,但缺少证据
4015740358775汇报形式:了解上级的沟通偏好
汇报方式:共识汇报形式与频次
汇报时机:选择合适的时间
汇报风格:识别各DISC上级喜欢的沟通风格
汇报内容:换位思考——上个台阶看问题
汇报逻辑:结构化汇报工具TSCQA
练习:复盘总结报告
与上级意见不同
案例分析:策划方案
如何应对上级出现错误
如何向上级提出建议或异议
工具:FABE法则——以数据和事实支撑观点
工具:比较法——分析差异,提供备选方案
美团的二审终审制——充分表达坚决执行
练习:使用向上级提建议
被上级公开批评
案例分析:公开场合被领导批评
识别批评类型——批评事情还是表达情绪
不同批评应对方式
从批评到认可的技巧
练习:如何回复领导的批评
第四单元:向下沟通关键场景
下属公开提出异议或反对意见
为什么开会时下属们都不爱发言
常见错误应对方法及影响
直接发火
找借口解释
沉默逃避
战胜对方
调动下属积极发言的八大策略
432244562230常见异议或拒绝应对策略
下属说做不了——了解原因,提供支持
方法:执行力三角形——下属为什么拒绝我
工具:执行力自查清单——常见拒绝原因
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
意愿不足——如何给下属讲WHY
能力不足——各DISC下属喜欢的辅导方式
资源不足——识别“我”是第一责任人
下属有误解——清晰误解,引导共识
误解类冲突应对工具:CPR异议处理法
确实是“我”的错——坦诚承认错误,构建安全场域
错误类冲突应对工具:ACE异议处理法
“万能”冲突处理话术
冲突处理的三忌三要
下属工作出现问题
案例:糟糕的早会
常见错误沟通方式
只批评但不给建议
一上来就给出建议
给出建议但不具体
下属工作问题应对策略
第一次出现错误
重复出现错误
出现错误但不愿意承认
承认错误但就是不改
实战演练:开会时下属发言出现错误
课程重点回顾与答疑
课前准备:
课前调研(建议提前3—5天调研)
讲师提供学员调研问卷,甲方组织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讲师选择是否继续访谈学员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