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稻盛和夫《六项精进》解读和践行】
讲师:宗英涛 发布日期:01-11 浏览量:418
一天内训课/公开课大纲
【从一人修行到集体修行 –《六项精进》解读和践行】
---------------------授课老师:宗英涛 --------------------
【课程背景】在各种的管理学说和思潮纷涌的今天,稻盛经营哲学独秀于林,《活法》一书洛阳纸贵,“珍爱员工”思维日渐主流,这反映出了某种埋藏日久的反思:企业做大做久的路径在哪里?企业经营的目的究竟是为股东带来最大价值,还是让员工获得最大幸福?每一位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难立刻说出答案。现代企业崛起后的数百年,我们第一次发现了它有了返璞归真的可能性。未来回顾今日,真正的东方管理学的肇始者乃从稻盛而始。
无论是京瓷跨越半个世纪的成功,还是日航的600天扭亏为盈,都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是公司上下在稻盛和夫的引领之下,对“六项精进”这一命题的不断认知、思索和践行。简单说来,就是站在“道”的高度经营企业,用爱激活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心灵,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成长,激发每个员工内在的动力和潜能。无论外界如何纷扰,这一价值观都不为之左右。
《六项精进》凝聚了稻盛和夫个人修行的精髓,是他缔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在2010成功拯救日航的底层逻辑,体现了其从“个人修行到集体修行”的成功之道。《六项精进》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语言差别,是人生成功的铁则,稻盛说,“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
【课程简介】《六项精进》是稻盛和夫坚持50年经营企业不亏损的精神支柱,已经被众多行业和企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特征接近佛教的“六度”,很容易被国人吸收,受到国内企业家的追捧。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人发现,虽然稻盛的书读了不少,却不知如何落地;培训课上了不少,如何实施仍是一头雾水;有的落地初期有效,后期流于形式……。宗老师结合10数年的培训和咨询经验,著作了《阿米巴经营领先之道》一书,并注册了版权课程【心法+干法】原点阿米巴经营体系,本课程涵盖了《六项精进》的核心内容。
【培训收益】
今天的企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和修行充满正能量的《六项精进》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的起源及与“六波罗蜜”的衣钵传承
3、学习稻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梦想成真的理想法则
4、坚持原理原则、心性修炼、利他而为、借助宇宙力量的深度剖析
4、稻盛和夫“要谦虚,不要骄傲”背后的做人智慧和精髓剖析
5、掌握如何正确理解并在工作中应用“每日反省”的实践论
6、学习稻盛和夫用“活着就要感谢”的利他精神,把“利他而为”作为成功经商的出发点
8、学习稻盛和夫如何借用“与宇宙相和谐的天力”做大事业
9、企业的领导干部如何借用《活法》,建立自己的领导力,打造企业的经营哲学
【课程特色】遵循以中为体、洋为中用的原则,宗老师采用引导式授课,在系统研究稻盛经营哲学的基础上,将其思想精髓和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突出课程的本土落地性,用亲自辅导过的真实案例增强亲切感。
【课程对象】董事长/总裁、总经理、部门经理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6 小时(6小时/天)
【课程大纲】上午
第一章 经营为何需要哲学
- 企业管理的演变过程
- 不变的是“道”,变的是“术”
- “道”是企业家最后的坚守
- 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的异同
-《大学》内圣外王修炼之道
- 理念经营的先驱松下电器
-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 稻盛和夫的思想体系
【案例分享:《京瓷哲学手册》解析】
第二章 磨炼灵魂 提升心智
- 企业经营是门综合的艺术
- 人性恶 vs人性善的讨论
- 儒家的心性学说
- 为何说,西游记阐述的是儒家成功学?
-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六项精进”释义
-《大学》中指明的入世修行逻辑
【案例分享:释迦摩尼的“六波罗蜜”】
第三章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企业经营中的“三境”
- 如何做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产品质量是完美心灵的产物,而不是检验的结果
- 听见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 如何用“潜意识”改变人生?
- 努力工作是创新的源泉
- 不能以现在的能力制订目标
- 领导要有意识地把自己逼入绝境
-《经营十二条》的内在逻辑
【案例分享: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事上磨】
第四章 要谦虚,不要骄傲
- 六项精进 vs 六波罗蜜
- 作为一人,何谓正确
- 判断是非的三把尺子
- 用原理原则去决策,而非所谓“常识”
- 引领IBM高绩效的原理原则
- 原理原则决策扇形图-
【案例分享:一个浙江商人的20条经营哲学】
下午
第五章 要每日反省
- 真我即佛性,佛性即真善美
- 王阳明:日日反省就是回归良知
- 扪心自问,参与KDDI新事业的动机
- 曾国藩、王阳明和松下幸之助的反省案例
- 东方有自省,西方又冥想
- 工作即修行,工场即道场
【案例分享:乔布斯的事业起步于禅修】
第六章 活着,就要感谢
- 活着,应该感谢谁?
- 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借助宇宙的力量成就一番大事业
- 何谓“经营的真谛”?
【案例分享:稻盛用“伟大之物”拯救日航】
第七章 积善行,思利他
- 稻盛《活法》和《了凡四训》
- 命运法则vs因果法则矩阵
- 如何用分值界定人格?
- 人格 = 先天性格+后天哲学
- 优秀领导人都是人欲激活大师
- 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模式
- 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
【案例分享: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服务】
第八章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 费斯汀格法则
-《金刚经》中最有灵性的三句话
-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利润不用强求
-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幸福就在当下
【案例分享:人为何总是吃烂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