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讲师:祝毅 发布日期:01-06 浏览量:192
国企混改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主讲 祝毅
课程背景:
混改是最近几年国企改革最为火热的话题,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随着“混改基金”的出现,又拉开了新的一幕大戏,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国务院国资委要求,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骨干员工中长期激励、完善公司治理、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三项制度改革都是要突出抓好的重点项目。
本课程以混改为核心,对国企改革系统性解读同时,让学员掌握混改方法论。
课程收益:
深入理解国企改革的政策与趋势,
理解混改的意义、掌握混改的方法
现代公司治理的意义与方法
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增强“四个自信”
课程时间:1天(6H)
课程对象: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
课程大纲:
前言 混改是个系统工程
第一单元、混合所有制的相关理论
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分析
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特征
混合所有制的基本形式
混合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
混合所有制的核心问题是产权管理
混合所有制的环境条件
混合所有制的比较
新加坡、日本、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比较分析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1949-1978 年,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渐走向消亡;
阶段二:1978-1997 年,财产混合所有制经济单位越来越多;
阶段三:1997-2007 年,正式提出并确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阶段四:2013年至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标与意义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原则
混合的内容
混资本、混资源 、混人员、混文化
合出有效治理结构
合出高效运营机制
合出职业经理人制度
合出新型劳动关系
第二单元、国企混改的背景
国企存在的问题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解读;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为什么混?
1+N文件体系(混改相关政策解读)
混改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关系
当前的最新改革形势及下一步的改革趋势分析。
第三单元、国企混改的指导意见
混改的基本原则
分类推进(谁能混?)
分层推进(对象选择)
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混改
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建立混改的操作规则
混改成功的机制保障
调整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董事会的结构设计
第四单元、混改实战要点和案例分析
混改的流程
战略梳理
混改主体选择(举例)
战略投资者选择(举例)
混改规划
某国企混改方案解读
员工持股的解读
政策梳理
员工持股的隐患
(法律不健全、分配矛盾、福利化、形式化)
员工持股的作用
推进员工持股改革落地
管理层持股的实现方式
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案例分析:绿地模式、江苏高科)
(注:如果甲方有员工持股计划则更为深入的讲解)
职工持股的操作要点详述;
职工持股的管理机构设置及运作模式;
混改中预留股权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混改后的配套措施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经典模式与在中国的实践情况分析;
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分析框架
(注:如果甲方对公司治理希望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则侧重去讲)
合作整合
评估和复盘
案例分析
典型成功案例(根据甲方的行业选录案例)
中国建材的并购
中国医药的并购扩张
光明乳业的限制性股权激励
上海五金矿产发展 “合伙人”试验
三爱富通过“三元重组”
第五单元、混改误区与失败案例(根据甲方的行业选录案例)
国企混改的六个误区
实施混改的应对建议
失败案例分析(举例中交、某医院)
混改规划
某国企混改方案解读
第六单元、混改的创新
混改基金及母基金
上海模式的特点
深圳模式的特点
合肥模式的特点
结语 混改是一场产权与管理上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