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为师”:最佳岗位经验萃取技术
讲师:王伟 发布日期:08-18 浏览量:433
“四步为师”:最佳岗位经验萃技术
1. 适用学员 Attendees
← 培训主管/经理/总监;企业的内训师
← 课程开发人员及培训相关人员
← 人力资源主管/经理/总监;业务部门的经理
← 专家、业务骨干、技术工程师
2. 课程时长 Duration
← 2-3天(6小时/天,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
3. 培训方式 Method
← 自提式最佳经验萃取技术是对专家/技术骨干等的自身经验的提取
← 访谈式最佳经验萃取技术是对专家/技术骨干等的最佳实践的提取
← 共创式最佳经验萃取技术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专家的最佳实践提取
4. 课程目标 Objectives
在本课程学习之后,学员能够:
← 基于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识别与挖掘企业内部的最佳实践经验
←
能够熟练运用个人式、访谈式和共创式的萃取技术,完成对个人、专家及特定主题的
经验萃取
← 能够用口诀、案例、故事、短文等多种方式呈现最佳组织经验
5. 课程特色 Features
6. 课程大纲 Outline
|课程时间 |课程内容 |培训方式 |成果输出 |
|第一天 |
|上午 |单元一:组织经验萃取之模型篇 |讲授法 | |
|09:00~12:0|一、如何解决组织经验大量流失的问 | | |
|0 |题 |小组讨论 | |
| |· 问题/ · 根源/ · 方法/ | | |
| |二、为什么组织经验需要管理 | | |
| |· 时机/· 类型/· 背景/· 分工/· 角 | | |
| |色 | | |
| |三、组织经验萃取模型解析 | | |
| |· 标杆/· 提炼/· 呈现/· 应用 | | |
| |单元二:组织经验萃取之标杆篇 |讲授法 | |
| |一、标杆人群的特征 | | |
| |二、识别最佳标杆 | | |
| |三、小白与专家的区别 | | |
| |四、从小白成长为专家的职业路径 | | |
| |五、确定人群、主题、数量 | | |
|下午 |单元三:组织经验萃取之提炼篇 |讲授法 |每位学员完成并输 |
|13:00~16:0|提炼方法1:自提式 | |出3个经验 |
|0 |一、自提式的价值与场景 |个人提炼 | |
| |二、盘点个人最佳实践 |法 | |
| |三、提炼个人经验主要步骤 | | |
| |步骤1:梳理最佳实践 |学员整理 | |
| |步骤2:澄清主要经验 |成果输出 | |
| |步骤3:拆分操作步骤 | | |
| |四、经验优化:口诀化 | | |
| |要字诀/数字诀/重字诀/连字诀 | | |
| |五、短文式呈现操作要领和难点 | | |
| |经验导入/步骤介绍 | | |
| |六、自提式最佳实践经验呈现 | | |
| |· 学员整理素材,形成经验提炼的标 | | |
| |准化文件 | | |
| |· 培训师指导 | | |
| |· 学员分享 | | |
| |· 培训师点评与改进 | | |
|第二天 |
|上午 |提炼方法2:访谈式 |讲授法 |输出专家最佳实践 |
|09:00~12:0|一、访谈的价值和场景 |学员访谈 |经验 |
|0 |二、访谈流程与准备 |法 | |
| |· 访谈流程 | | |
| |· 访谈准备 | | |
| |· 问题类型 | | |
| |· 提问步骤 | | |
| |三、建立有效的访谈框架 | | |
| |· 明确背景 | | |
| |· 界定冲突 | | |
| |· 主要经验 | | |
| |· 操作步骤 | | |
| |· 执行难点 | | |
| |四、经验优化:工具化 | | |
| |· 公式/表单/模板 | | |
| |五、访谈操作要领和难点解析 | | |
| |六、访谈作品展示与点评 | | |
|下午 |呈现经验1:案例形式 |讲授法 |输出专家1-3个最佳|
|13:00~16:0|一、为什么选择案例形式? | |实践经验 |
|0 |二、那些经验适合采用案列形式? |编写案例 | |
| |三、案例形式的操作技巧 | |每位学员完成并输 |
| |· 事件描述 |学员整理 |出1-3个专家最佳实|
| |· 主要经验 |成果输出 |践经验 |
| |· 操作步骤 | | |
| |· 执行难点 | | |
| |· 适用边界 | | |
| |四、案例呈现方式操作要领和难点解 | | |
| |析 | | |
| |五、团队案例作品展示与点评 | | |
| |六、访谈式最佳实践经验呈现 | | |
| |· 学员整理访谈素材,提炼专家最佳 | | |
| |实践经验,并整理为标准文件 | | |
| |· 培训师指导 | | |
| |· 学员分享 | | |
| |· 培训师点评与改进 | | |
|第三天 |
|上午 | 提炼方法3:共创式 |讲授法 |形成关于岗位系列/|
|09:00~12:0|一、团队共创的价值和场景 | |关键主题/关键岗位|
|0 |二、团队共创主要步骤 |共创法 |的最佳实践经验 |
| |· 确定问题 | | |
| |· 界定问题 |引导法 | |
| |· 团队共创 | | |
| |· 整理汇总 | | |
| |· 确认经验 | | |
| |三、团队共创常用技术 | | |
| |· 聚焦萃取法 | | |
| |· 个人中心法 | | |
| |四、团队共创操作要领和难点解析 | | |
| |五、团队共创作品展示与点评 | | |
|下午 |呈现经验2:微课形式 |学员整理 |每位学员完成并输 |
|13:00~16:0|一、什么是微课 |成果输出 |出1-3种不同形式的|
|0 |二、微课开发的主流方法 | |微课 |
| |三、如何用萃取技术批量开发微课 | | |
| |· 微课特征 | | |
| |· 微课选题 | | |
| |· 微课制作 | | |
| |· 微课的结构 | | |
| |· 练习做微课 | | |
| |四、微课呈现方式操作要领和难点解 | | |
| |析 | | |
| |五、团队微课作品展示与点评 | | |
补充的课程模块内容:
|模块名称 |重点内容 |模块课程长度 |
|关键岗位的经验萃 |•岗位工作职责化/职责工作事件化/事件工作 |2h |
|取 |场景化/场景工作流程化/流程工作经验化/错 | |
| |误工作显性化 | |
|业务专家的经验萃 |•聚焦:明确主题,拆成场景 |2h |
|取 |•萃取:最佳实践,经验显现 | |
| |•呈现:案例呈现,高效复制 | |
| |•应用:经验汇总,推广复制 | |
|管理干部的经验萃 |•管理培训不必完全靠外部老师 |2h |
|取 |• “人中学”、“对标学”,管理培训可以这么做| |
| |•经验萃取:学员是老师,老师是萃取师/应用| |
| |萃取技术,内部也能做高管培训 | |
|销售精英的经验萃 |•经验萃取:最佳实践一个不放过 |2h |
|取 |•经验审核:能用的才在内部推广 | |
| |•经验应用:经验应用了才会有用 | |
|内训师的经验萃取 |•萃取经验——萃取牛人经验,沉淀内部知识 |2h |
| |•课程开发——形成场景微课,汇总即成大课 | |
| |•认证讲师——讲授形成手册,认证课程讲师 | |
|企业导师的经验萃 |•导师制的四大价值 |2h |
|取 |•全员导师制/导师制的五大问题 | |
| |•辅导内容先确定 | |
| |•萃取经验的六个步骤 | |
| |•导师手册的三种版本 | |
|主题经验的萃取 |•学习方式的变化 |2h |
| |•学员的急切呼声 | |
| |•从“学”到“教”,反转教学 | |
|问题解决的萃取 |•界定问题 |2h |
| |•分析原因 | |
| |•探寻对策 | |
|外请课程的经验萃 |•内化课程的好处 |2h |
|取 |•什么课程需要内化 | |
| |•内化课程的三个层次 | |
| |•课程内化的成果 | |
| |•课程内化的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