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为师”:魅力演绎与完美呈现
讲师:王伟 发布日期:08-18 浏览量:399
“四步为师”:内训师魅力演绎与呈现
1. 适用学员 Attendees
← 企业有志于成为讲师的员工、专职和兼职讲师、企业的管理者等
2. 课程时长 Duration
← 2天(6小时/天,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3. 培训方式 Method
← 本课程采用全脑学习、行动学习和结果导向的体验式训练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 通过标准化的课程设计+培训技巧+鲜活案例,突出以情境化的实战演练为关键
← 以问题为导向,讲经验心得、重行为转化为目的
← 传授解学员关注的问题焦点及PTT课程设计的系统过程
← 现场摄像,当下反应,即时点评,全情演练精彩展示
← 重塑自我,旨在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技能及实战水平
4. 课程目标 Objectives
在本课程学习之后,学员能够:
← 说出内训师角色、克服演讲恐惧心理,有效提升内训师情绪的方法
←
按照内训师形象管理能力的要求,做到着装职业化、职业风范和肢体语言的标准化
← 根据金字塔原理,内训师可以快速地构建语言表达的逻辑
← 内训师课堂互动、课堂掌控以及各种问题处理能力
5. 课程特色 Features
6. 课程大纲 Outline
一、内训师的经典内涵解读
← 内训师内涵全景描绘与解读
← 内训师的三大角色:编、导、演
← 内训师的三大使命:导航者、担当者、责任者
← 内训师的“三字真活”:功夫活、艺术活、质量活
← 内训师的六大教育训练理念:首善、乐从、对接、区分、感召、分享
← 成为优秀内训师的10个步骤
【课堂演练】
← 内训师的借物创意类比
← 内训师的三大行为准则的行为演练
← 一触即发:1分钟演讲体验
【演练工具】
← 工具1:借物创意类比
← 工具2:首善、乐从、对接、区分、感召、分享
← 工具3:快速思维链接:what-why-how
二、转变心法与化蛹为蝶的心理成长
← 转变心法:道可顿悟、事须渐修
← 内训师职业化的4大心态:勇敢、包容、放下、分享
← 哈佛大学的经典研究
← 内训师的自我情绪管理:恐惧与紧张的根源
← 克服紧张的5大实用方法
【课堂演练】
← 解放天性训练、表演训练、突破自己训练
【演练工具】
← 工具1:克服紧张:5大方法
← 工具2:勇敢讲话的4大心态
← 工具3:自信快乐的开心金库
三、内训师形神兼备的职业形象与礼仪
← 雅伯特-马布蓝教授的研究结论
← 女性内训师的职业范儿:职业着装、仪容仪表、精神面貌
← 男性内训师的职业范儿:职业着装、仪容仪表、精神面貌
← 讲台礼仪:上场与下场
← 内训师麦克风和激光笔的标准持法
← 内训师的形神兼备:身法、手法、步法、眼法
【课堂演练】
← 内训师形神兼备的专门训练
【演练工具】
← 工具1:形神兼备之身法秘诀
← 工具2:形神兼备之手法秘诀
← 工具3:形神兼备之步法秘诀
← 工具4:形神兼备之眼法秘诀
四、内训师的情理并茂的说法养成
(一)脱胎换骨,内训师的表达突破
← 思维:书面到口语化
← 表达:句式到概念
【课堂演练】内训师的表达情境化训练
(二)锁定关键,内训师的概念表达
← S-C-Q-A模型法的表达
← 辨别:把握核心概念
← 变通:观点立于角度
← 延伸:说法蕴含观点
【课堂演练】内训师概念表达的现场实战演练
(三)枯木逢春,内训师的生动演绎技巧
← 真性情:触景生情
← 平常话:口头论证
← 身边事:现身说法
【课堂演练】内训师的三个生动演绎技巧的训练
五、金字塔原理与内训师表达逻辑
← 认识人类的大脑:左脑和右脑
← 逻辑表达的3种基本计划
-时钟计划、环球计划、三角计划
-充分整合演讲者的左右脑
-标准表达格式:介绍(虎头)/主体(猪肚)/结论(豹尾)
← 衔接与回答技术
-衔接的收益
-三种衔接方式:认可/询问/调整
← 逻辑表达的3种主张性计划
-变焦镜计划、钟摆计划、收益计划
← 充实你的想法:四种辅助性计划
-图景计划、正反计划、骨牌计划、5W计划
← 形成演讲表达的整体框架
-定位自己的思想,找到关键点
-为关键要点编写标题
-创建视觉辅助物
-为自己与听众服务的记忆窍门
-迅速思考,首先思考
【课堂练习】语境造心境训练、讲故事训练等
六、有始有终,玩转课堂教学
(一)精彩的开场与导入
← 课堂必须做到的“三开”:开心、开眼与开窍
← 破冰与破题的实战方法
← 让人惊叫的30秒培训开场白
← 精彩开场6步走法
【课堂演练】精彩开场6步走法
(二)课堂师生关系的铺垫
← 建立共识:显作用明迷惑
← 树立形象:定角色建关系
← 化解抵触:知障碍挑问题
(三)余音绕梁的收尾与收结
← 常用的表达词语
【课堂演练】写出一段余音绕梁的收结语
(四)培训课堂最好用的背景音乐
← 培训背景音乐主要有三大作用
← 常用的背景音乐选择
七、内训师的控场技巧
← 互动中的10大提问模型
← 课堂中的“问”与“答”的策略
← 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策略
← 课堂上的时间管理
← 让学员准时从课间休息回到课堂的方式
← 培训需要记住的14个注意事项
八、试讲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