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为师”:课程设计的逻辑与开发框架

讲师:王伟 发布日期:08-18 浏览量:439


“四步为师”:课程设计的逻辑与开发框架





1. 适用学员 Attendees

← 企业有志于成为讲师的员工、专职和兼职讲师、企业的管理者等



2. 课程时长 Duration

← 2天(6小时/天,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3. 培训方式 Method

← 头脑风暴:在讨论中激发潜力,并相互学习

← 案例讨论:剖析经典实战案例,提问针对性强,充分启发学员



情景分析:运用图片、声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模拟各种情景,在比较中学习

← 导师讲解:强调重点、要点和难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员理解

← 经验分享: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程中的精彩内容进行再现



4. 课程目标 Objectives

在本课程学习之后,学员能够:



按照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与要求,独立进行企业内部标准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并

能够设计开发出标准的课程文件

← 能够按照学习目标设计的关键技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

← 明确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并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开发

← 掌握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课程的开发



5. 课程特色 Features































6. 课程大纲 Outline

一、结构化课程设计的内涵与框架

(一)课程设计开发的10个真相

(二)课堂教学的变革:从“教”到“学”的改变

(三)不能用“教”替代“学”,要用“学”引导学

(四)PPT课件是剧本,学习活动设计是脚本

(五)课程内容开发标准的“四有”模型

(六)课程开发的7个要点



二、基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一)组织的需求

(二)员工需求

(三)任务需求



三、课程主题的创意设计

(一)课程主题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二)标准化的课程主题设计

(三)创意性的课程主题实例

-结构化命名法

-形象命名法

-具体命名法

-简称命名法

-要素集合命名法

-路径命名法

-张力命名法

实战体验练习: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主题的创意设计



四、课程目标设计的ABCD表达法

(一)课程目标的深度解读

(二)课程目标的三个类型

(三)课程目标的三大要素:绩效、情景和标准

(四)课程目标ABCD表达法

-A:学习对象是谁

-B:行为

-C:条件

-D:标准/程度

实战体验练习:选择自己的课程主题,按照ABCD法的要求撰写课程目标



五、课程逻辑与课程单元内容设计

(一)金字塔原理:建立课程整体逻辑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度顺序

(二)课程单元设计的2个关键

-选择哪些内容进行讲授

-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讲授

(三)选择课程内容的三大原则

(四)组织课程单元内容

-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做

(五)课程设计的5个经典模型

(六)课程单元的四步设计

-现状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

-怎样改变

-如何快速改变

(七)课程单元设计的六项内容

实战体验练习:按照课程单元设计的四个步骤进行自己课程的单元设计

(八)课程规划的五线谱技术

内容线/时间线/情绪线/方法线/辅助线

实战体验练习:根据课程五线谱的技术要求,绘制自己所承担课程的五线谱

(九)课程心电图设计



六、课件文件编制

(一)课程大纲

(二)课程PPT演示文件

(三)教师手册设计

(四)学员手册设计

(五)课程案例与练习手册

(六)测试题

(七)课程工具素材包



七、产品类/政策法规类的课程设计

(一)产品类/政策法规类教学目标定位

(二)确定课程学习结果评价方式

(三)KSA的课程内容解构

(四)三类知识的学习活动设计

K-知识类内容的教学设计

S-技能类内容的教学设计

A-态度类内容的教学设计

(五)KSA学习活动设计方式的展示与评价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