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工时、加班、休假管理及劳动用工风险防范
讲师:杨卫华 发布日期:11-17 浏览量:475
《工资、工时、加班、休假管理及劳动用工风险防范》
杨卫华
【课程背景】
《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劳动关系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在新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稳定发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降低用人风险以及化解劳
资纠纷等多重挑战。而2009年以来,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成井喷式的增长,给企业的经营
管理带来一个最重大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劳动关系进行管理的变革
,以全面防范和应对劳动关系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具体而深远的影响。
本课程从企业日常劳动用工管理中涉及的工资、工时、加班、休假管理为核心内容,
旨在系统提高企业管理者在劳动用工管理中的实务技巧,提高防范劳资纠纷的能力。
【课程收益】
★ 全面了解新形势下劳动用工的变化发展;
★ 熟悉工资、工时、加班、休假管理中常见疑难问题的处理方式;
★ 系统提升企业管理者运用劳动法律防范法律风险的实际操作能力;
★ 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从容应对劳动用工管理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争议。
【适用对象】
企业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部门经理、主管;人力资源部总监、经理、专员;工会
负责人;工时法务及其他相关人员。
【课程特色】
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强调实战,学之能用;案例真实,剖析详尽。
【课程时长】 5 — 7
【课程大纲】
一、劳动用工面临的新形势
1、新形势下劳动关系有哪些基本特征;
2、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怎样;
3、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4、企业有哪些用工风险;如何防范。
二、劳动关系的书面化管理
1、书面化管理还是无纸化办公?
2、法律有书面化管理的具体规定吗?
3、书面化管理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4、书面化管理有哪些具体要求?
三、工资、工时与加班
1、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的规定有哪些?
2、如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
3、如何合法调整工资?
4、绩效考核与工资的关系是什么?
5、绩效考核如何进行才是合法有效的?
6、平时奖金、年终奖、年底双薪的风险有哪些?
7、什么是加班?加班与值班有区别吗?
8、加班费如何计算才是合法的?
9、与加班有关的证据规则及仲裁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10、如何有效控制加班费成本支出?
11、什么是工时制度?
12、如何正确适用各类工时制度?
四、假期管理
1、我国对于法定节假日、事假、年休假、病假、工伤假、产假、婚假、丧假等假期
是怎样规定的?
2、如何正确规定和适用事假?
3、年休假执行中的疑难问题有哪些?
4、如何正确适用病假工资法定标准?
5、如何防范和应对虚假病假、“小病大养”?
6、医疗期的法律界定、计算标准及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
7、医疗期满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8、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如何处理?
9、如何正确适用婚假?
10、如何正确适用产假?
11、休假管理总结:管理与人性、制度与法律如何平衡?
五、离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1、离职类型的清晰界定:解除与终止如何正确区分?
2、哪些情形下员工主动提出离职,企业却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员工办理辞职手续时,HR人员需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4、员工辞职未提前30日通知,企业能否扣减其工资?企业的损失如何弥补?
5、企业单方解除的情形有哪些?应当符合哪些法定条件?有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法
律问题?
6、企业处理员工离职的误区有哪些?
7、哪些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8、经济补偿如何正确计算与适用?
9、什么是劳动争议?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10、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流程是如何规定的?
11、劳动争议证据规则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12、劳动争议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13、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如何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