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讲师:吴嘉 发布日期:04-06 浏览量:1181

一、 课程背景



■ 2011年,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孕育着新机会与风险,决策者需要新战略、新视野;



■ 中国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阶段性瓶颈,急需管理模式的提升与创新;



■ 企业快速成长,业务总量与管理班子的扩张,经营策略与组织建设需要周期性创新;



■ 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与计划性的产能体系之间的持续冲突,需要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 信息时代的经营,对人力资源的体系设计与管理,提出了全新的体制与制度要求;



■ 组织成果呼唤企业的整体效率,整体效率源于管理队伍的管理素质与综合素养。











二、 课程目标







& 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创立,管理已成为市场与公司的第一专业,社会的第一职业;



& 知识经济来临,管理者角色变得至关重要,管理者已成为企业的关键动力源;



& 直面企业现实,使管理者迅速建立行业战略视野,高效的经营意识与管理思维;



& 通过学习, 使管理者清晰自身潜能,启蒙觉悟,建立思辨型与创新型知识结构;



& 通过系列案例分析,使管理者迅速把握住,卓有成效的基本原则与思维方式。







三、 课程对象







# 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高管团队及智囊型专业人士;



# 企业的各专业、各级与各部门的中层管理者;



# 企业的各级营销经理、生产经理、研发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与财务经理等等。







四、 --------逻辑的、辩证的与未来的课程结构







第一章 产业史的启迪







一、产业发展的进程



第一阶段;国家垄断型公司,重商主义



第二阶段;看不见的手,市场与制造的力量



第三阶段;看得见的手,组织与管理的力量



二、工业时代与近代文明



------ 英国崛起的启示(蒸汽机)



------ 美国崛起的启示(电力)



三、后工业时代与现代文明



------- 二次大战后的产业格局(原子能)



------- 现代产业浪潮与现代文明(信息与新材料)







第二章 行业研究与企业解析



一、 典型行业研究



--------- 历史;福特、通用与丰田



--------- 策略;水三国之争



--------- 模式;手机三国之争



--------- 功能;硅谷三国之争



二、 企业成长(周期性解析)



--------- 周期与轮回;



--------- 四阶段;萌芽、发育、成长与成熟



--------- 五层次;家族、企家,王国、帝国与产业报国;



三、 企业生存(竞争性解读)



-------- 创造模式



& 走进客户价值链;家居场景的16款设计



& 传统切换现代;问卷叠加软件, 北京数字100市研公司



-------- 模式创新



& 何时做广告;案例----凡客诚品陈年



& 何时建仓库;案例----京东商城刘强东







第三章 管理学与管理职业



一、 管理时代“呼唤”经理人



------- 通用的崛起与斯隆



-------《我在通用的岁月里》



二、 德鲁克与现代管理学的创立



------ 经典著作系列《管理学的实践》等



三、 组织与文化的力量



------ 日本公司在组织中重新发现人



四、 管理是社会的第一职业



------ 现代公司治理与经理人制度



------ 管理职业的组成要素







第四章 管理者的角色与模型



一、 管理者的角色



--------- 管理体系原点,独特作用与价值



--------- 管理者的原点;有效思维的方式



-------- 案例;新事业干部甄选的困惑



二、组织的“束缚”与“局限”



-------- 多专业多部门的时空干扰



-------- 体系与组织本身的局限



---- 案例;大型组织的“亮剑”与“潜伏”



三、有效性的两个支点



-------- 经营支点,有限干柴,把水烧开



-------- 组织支点,有限舞台,满场喝彩



------- 案例;中小型企业的常见烦恼



四、管理者的素质模型



------- 五角素质模型的结构



------- 管理者现实与未来



------- 五大原则与习惯的素养



------- 案例;“卓有成效”批量生产的实践







第五章 管理者思维、任务与工具



一、 管理者的三大思维



& 战略思维;决定视野与格局



& 辩证思维;决定生存与有效



& 创新思维;决定发展与未来



二、管理者的任务



------ 德鲁克的观点



& 管理现在与未来;以有限资源为前提,以取得成果为导向



& 管理自己与他人;以自我觉醒为前提,以用人所长为导向



------ 马利克的观点



& 目标、组织、决策、监督与发展



三、管理者的七大工具



& 计划、会议与报告



& 策划、预算与评估



& 系统的“垃圾”处理







第六章 管理者职业历程与规划



一、 十位经理人案例研究的启示



& 行业性与区域性特点研究



& 企业类型与组织类型解析



& 个人成长的周期性分析



& 家族与圈子人脉状况诊断



二、专业人士的再选择



1、 搭建知识体系的与逻辑能力的培养



2、 形成讨论性组织与思辨能力的强化



3、 养成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持续保持



4、 格局与预见能力的提高



三、中年人士的再启动



1、 客观的自我认识与分析



2、 35岁后的综合竞争力



3、 未来企业与未来的时代



四、管理者的职业设计与规划



#1、 阶段目标设计与职业规划



#2、 知识积累与结构性的进级



#3、 实践积累与周期性的提升



#4、 财富、健康与幸福三大综合指数的评价











五、 课程收获







& 逐步建立全球产业发展的宏观视野,形成中国产业与市场持续演变的动态格局。



& 结合中外理论与案例,以两种辩证视角,洞察市场竞争体系与企业体系的内外关系。



& 通过颠覆型与创新型的思维模式,建立贴近企业实践与现实的“系统思维方式”。



& 建立资深经理人与企业家学术沙龙,拓展青岛大区域的大中型企业管理者人脉。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