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P传输新技术》

讲师:赵永利 发布日期:06-03 浏览量:369


IT/IP及传输新技术课程

第一部分:IT/IP新技术

一、IP寻路的工作原理与路由器的处理过程

IP寻路的工作原理

路由设备的处理过程

二、路由协议的分类与协议介绍

域内路由协议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RIP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ISIS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

域间路由协议

BGP协议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

BGP的重要性与运营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MPLS协议

IP寻路的问题

MPLS技术的提出

MPLS技术的介绍

标签的含义

LDP协议

LSR、LSP等含义

MPLS技术的应用

三层VPN

二层VPN

TE

四、OSPF、MPLS协议内部实际实现

CISCO路由器协议实现

DEMO系统原型

五、典型路由协议实际案例分析与配置管理

路由协议的配置以华为NE系列路由器为例

路由器配置的一般过程

OSPF

ISIS

BGP

MPLS协议的配置,以华为NE系列路由器为例

LDP

MPLS VPN

第二部分:传输新技术

一、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现状与挑战

基于MSTP的基站传输状况

集团客户/家庭客户对传输网络的挑战

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问题

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现状、问题与挑战分析

二、城域网的基础技术: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概述

传统SDH向MSTP的演进MSTP的主要特点

多业务传送节点的功能模型以太网业务在MSTP上的传输以太网业务接入MSTP的方法及要求以太网业务在MSTP上的透传

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在MSTP上的实现

MSTP传送以太网的关键问题

MSTP案例介绍

MSTP作为目前网络承载技术的优势及问题

MSTP应用案例情况介绍

基于MSTP的城域网优化方案

三、分组传送技术:T-MPLS(MPLS-TP)

分组传送网结构特征

分组传送网中的层次化架构

分组传送网中的OAM(操作,维护与管理信息)

分组传送网接口

T-MPLS数据面技术

T-MPLS网络结构

节点功能结构

分组交换&转发单元

标签处理过程

T-MPLS信号适配与传输接口

T-MPLS保护与恢复自愈技术

T-MPLS网络OAM技术

T-MPLS管理面技术T-MPLS管理面需求T-MPLS设备管理功能

T-MPLS故障管理功能

T-MPLS控制面技术

T-MPLS控制平面需求T-MPLS的控制平面进展

基于以太网的分组传送技术

PBB技术

PBT技术分析

T-MPLS的应用及组网

T-MPLS的标准化

T-MPLS的设备应用

T-MPLS与MPLS的互联互通

四、光传送网OTN

干线传送网面临的挑战问题

OTN技术总体概述

OTN体系结构

OTN的体系需求

OTN的分层体系

OTN的基本构件

OTN关键技术

OTN的控制体系

OTN的帧结构

OTN的时分复用

客户信号的映射和复用方法

OTN的关键设备与管理

OTN的物理层接口

OTN应用

OTN的应用方案与实例

SDH等传送模式与OTN网络的互通

OTN的全光网发展

五、下一代传输技术发展趋势及中国移动传输技术发展策略

宽带接入网技术及发展策略

城域网技术及发展策略

干线传送网技术及发展策略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