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赋能•生态——打造新地产时代的高绩效团队

讲师:王乾元 发布日期:05-20 浏览量:861


用户•赋能•生态——打造新地产时代的高绩效团队

课程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AI)、云计算、区块连、大数据、O2O等新兴技术的崛起,房地产行业迎来了 “新地产时代”。

在国家“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房地产调控政策下,传统房地产企业过度依赖于高周转模式,没日没夜赚着辛苦钱的同时,以万科为代表房地产企业围绕着“用户(需求)、赋能(城市)、生态(企业)”三大新时代主题,顺应房地产的“社区化、智能化、场景化、多元化、差异化”的新发展趋势,着力打造自己的企业生态圈。

近两年新零售的崛起,商业地产进入了“不确定时代”,马云、马化腾行业领袖强调“赋能管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在给众多购物中心大规模技术赋能的同时,如何给传统地产开发企业落实“管理赋能”?

“规模制造、标准复制、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日益失效,在小众市场为王的今天,传统地产企业如何理解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

市场嬗变、客户多变、需求分化、产品多元,如何打造敏捷快速的反应团队,如何加速去化,实现更高的周转?

来看基于“用户·赋能·生态”体系的新地产时代高绩效团队:

三、课程收益

四、课程特色

采用体验式学习,做到先行后知符合成年人学习心理,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体验式学习,强调的是“体验”和“先行后知”。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学员的思想、情绪和身体都被调动起来,去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要战胜这些挑战,就必须综合应用体力、脑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下面的模型中:1868805242570行 动

行 动

26670010160检 验

体验式学习模型

研 讨

提 升

检 验

体验式学习模型

研 讨

提 升

课程亮点:

1.体验式培训:行动学习+引导技术+案例研讨+情境演练+视频教学

2.训后落地:训后辅导学员制定行为改善计划(如需)

3.个性化课程设计:训前电话调研+定制化课程

五、课程设置

课程时长:2天(12小时)

课程对象:房地产集团总部、城市公司及项目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规模:为保证培训效果,请务必将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

六、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开篇:新地产时代下的高绩效团队

1.1 宏观趋势篇:

1.1.1 “五限”政策压顶,房地产盛宴时代结束

1.1.2 标杆房地产集团的应变策略

1.1.3 人工智能(AI)崛起,“新地产时代”来临

案例:万科悄然布局“万亿”新生态系统

1.2 “新地产时代”的高绩效团队

1.2.1 讨论:传统观念中的高绩效团队的弊端?

1.2.2 什么是“新地产时代”的高绩效团队?

1.2.3 新高绩效团队的三大构成――“用户•赋能•生态”

1.3 新地产时代,“管理赋能”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

1.3.1 马云:为商家和企业赋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1.3.2 赋能与工业革命

1.3.3 管理赋能--时代要求,也是人人的使命

案例:万科依靠技术赋能――住宅产业化,领跑地产行业?

1.3.4 为什么是管理赋能?

1.3.5 围绕“用户•赋能•生态”的管理赋能,打造新地产时代的高绩效团队

第二部分 起点:用户思维

2.1 用户是谁

2.1.1 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的市值何来?

2.1.2 什么是用户?

2.1.3 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反思:你是用哪种思维在做职业经理人?

2.2 基于用户思维的“金字塔赋能模型”

2.3.1 用户画像定义

2.3.2 如何构建你的用户画像

练一练:构建你的用户画像

2.4 什么是服务?

2.4.1 讨论:服务的起点在哪里?服务的终点又在哪里?

2.4.2 忠诚度 .VS. 满意度

2.4.3 构建你的服务矩阵

案例:万科的互联网服务矩阵

练一练:厘清你的服务矩阵

2.5.1 什么是业务场景?

2.5.2 什么是场景化赋能?

2.5.3 场景的“痛点 .VS. 触点”

练一练:萃取最佳赋能(触)点?

讨论:什么是最佳的场景化赋能体验?

2.5.4 案例:万科客户标准化“定位矩阵”的启示

如何判断一个业务场景的赋能价值?

2.5.5 用户需求矩阵

练一练:厘清你的需求矩阵

2.5.6 服务价值地图的秒用

案例:万科的客户服务地图

练一练:画出你的服务价值地图

第三部分 基石:自我赋能

3.1 自我赋能的“四叶草”模型

3.2 前提:危机意识

3.3 飞跃:跨界思维

3.4 格局:系统思考

3.5 成长:碎片化学习

案例:万科十年战略规划启示

讨论:自我赋能,天道酬勤?

3.6 学习地图――自我赋能的系统化工具

3.6.1 学习地图Ⅰ型――职业通道型

3.6.2 学习地图Ⅱ型――产品周期型

3.6.3 学习地图Ⅲ型――学习项目型

练一练:画出你的“学习地图”

第四部分 路径:敏捷团队

4.1 企业组织发展的趋势:赋能型组织

4.2.1 赋能型组织的核心特征

案例:基地组织 .PK.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

4.2.1 赋能型组织的本质是什么?

4.3 思考:“赋能型组织”,需要建立怎样的团队?

4.4.1 讨论:传统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弊端

4.4.2 敏捷团队的组织架构――优势与劣势

案例:消灭中间层,看万科、雅居乐、中海如何推动组织扁平化

讨论:如何有效避免敏捷团队的劣势?

案例:某地产集团组织扁平化背后的“冷思考”

4.4.3 敏捷团队的运作规律――角色转换

4.5 组织赋能是体系化下的补强型赋能学习

第四部分 核心:团队赋能

5.1 敏捷赋能的核心是团队赋能

5.1.1 团队赋能的核心:强调服务,兼顾管控

5.1.2 围绕“服务”,团队赋能的六个机制建设

5.2 人本绩效

5.2.1 讨论: 您认为哪个公司管理更规范?

5.2.2 人本绩效的“31哲学”

5.2.3 人本绩效的落脚点――考核和改进的加减法

5.2.4 人本绩效的工具--绩效改进

案例:某地产集团项目绩效改进案例

5.3 敏捷人才链

5.3.1 什么是敏捷人才链?

案例:万科/碧桂园/龙湖的人才培养体系

5.3.2 敏捷人才链的四大支柱

动态短期的人才规划

灵活标准的人才盘点

无时差的人才补给

ROI最大化的人才培养

案例:万科“海盗/新动力/优才计划”

碧桂园“未来领袖”计划

5.3.3 敏捷人才链:人才盘点

人才盘点中的人效盘点如何开展

5.3.4 人才盘点九宫格

5.3.5 人才盘点会的流程

情景演练:如何开展一次成功的人才盘点会?

5.3.6 人才盘点后的人才地图与应用

5.4 责任经营

5.4.1 什么是责任经营?

5.4.2 如何落实“责任经营”?——“321”工程

案例:万科“合伙人”制度

碧桂园“同心共享”计划

讨论:如何让每位员工具有“责任经营”意识?

5.4.3 责任经营之团队激励艺术――软硬结合是王道

5.4.4 硬激励的艺术

目标激励

权利激励

培训激励

晋升激励

5.4.5 软激励的艺术

荣誉激励

榜样激励

情感激励

参与激励

挫折激励

5.5 文化塑造

5.5.1 文化塑造,成就业绩的前提

企业文化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模型

案例:万科和印力区域公司的文化融合

龙湖的企业文化框架

5.5.2 文化塑造--打造“共荣共创”的奋斗者文化

什么是“共荣共创”?

案例:万科的“奋斗者文化”

讨论:如何打造“共荣共创”的奋斗者文化

5.6 雇主品牌建设

讨论:企业品牌、商业品牌、雇主品牌的三者关系的异同?

5.6.1 什么是“雇主品牌建设”?

案例:万科靠什么吸引人才?

5.6.2 用“MAGNET”原则打造成功雇主品牌

5.6.3 雇主品牌建设的六大内容

雇主形象

雇主文化

工作环境

组织管理

薪酬福利

培训发展

5.6.4 雇主品牌建设流程

案例:从校园招聘看 “万科、龙湖、金地、世茂”的雇主品牌建设

5.7 知识管理

5.7.1 知识管理--敏捷赋能学习理论

用户出发

系统建模

压强赋能

敏捷开发

降本提效

案例:万科/龙湖的知识管理

5.7.2 敏捷赋能学习九宫格

第六部分 成果:生态组织

6.1 什么是生态组织?

讨论: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异同?

6.2 以用户为中心的内生态建设

6.3 以客户为中心的外生态建设

案例:龙湖长租公寓“冠寓”的生态圈

6.4 殊途同归――生态组织的两条成长路经

第七部分 终篇:总结与回顾

7.1 课程回顾

7.2 课程总结

7.3 互动答疑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