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管理要效益—房屋回归居住属性时代下的房企成本管理之道

讲师:陈胜波 发布日期:05-14 浏览量:349


向管理要效益—房屋回归居住属性时代下的房企成本管理之道

主讲专家:陈胜波老师

“向智慧要思路 +向思路要系统+向系统要执行+向执行要效益”

不一样的培训,不一样的收获!

【课程背景】

黄金时代,房子不愁卖,一些房企“重营销、轻成本”

白银时代:利润下降,求生存成为房企的重点,重成本成为普遍需求

商品时代:已经到来,合理利润,品质与服务是生存重点,客户需求满足与提升是发

展方向,开源节流成为房企生存的必须。以价值工程为导向的项目收益最大化才是我们

成本人必须要思考的核心。

无论什么时代,,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用不变的思维模型打造管理体系是

每个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必须利器。







【课程对象】

房地产企业总经理、总工、工程副总、项目总经理、工程、设计、成本总监、成本部

经理、工程部经理、造价工程师等。



【课程特点】

权威分享——邀请最具实战经验的专家亲临授课,分享前沿观点,剖析在新形式下成本

管理的趋势、策略。颇具前瞻性、系统性、操作性。

案例剖析——对经典案例进行专业独到分析,课程提供多个经典案例,重点分析典型案

例,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实战演练——结合所授知识,现场实战演练,演绎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理论与实践

充分结合,即学即用。

个性咨询——结合企业或自身个性问题,享受专家的咨询服务,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

法。



【课程收益】

破解——房地产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和操作之道;

指导——从战略角度,帮助企业对成本进行团队打造、战略管理、运营管理。

掌握——成本管理在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操作重点与难点;

获取——思维模型、价值管理、道术结合的管理思路

借鉴——成功企业的具体路径、成功经验。经典的实操工具方法与应用,指导实践;

成长——正能量、内圆外方的管理之道,让您焕然一新!根性思维然您抓住问题背后的

本质,迅速提升您的领导力与影响力,!

如何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如何让您的成本管理工作得心应手置?本次课程通过模型建立

、理论引导、实战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深度揭密地产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背后的

逻辑。





【课程内容】

一、房地产特殊属性下的房地产市场导向

1、房地产的特殊商品属性

2、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失灵分析

3、房地产“居住”属性的回归

3、福布斯富豪榜的变化预示着房地产的走向(李嘉诚抛房的启示)

5、房地产发展不同阶段对于成本管理的影响

6、房地产“居住”属性时代对于房地产成本管理的要求





二、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1、房地产成本管理的特点

2、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调研——望闻问切

3、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症下药、编织工具

4、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思路、过程、及方法

5、案例:星河湾成本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与结果





三、房地产成本管理方圆理论模型应用

1、 责权利相统一理论

2、成本方圆图理念

3、成本管理方圆图模型及总论

4、面对市场的两个“圆形”

5、对内管理的三个“方形”

6、四大支撑点-项目开发管控目标

7、对三个效益的划分-收益概念

8、五项成本费用的划分与排列

9、开发项目管理正常状态与非正常状态

10、三个阶段与三类效益量化及考核

11、四大支撑的过程管控

12“五大成本”的过程管控

13、强化“四个基本制度”

14、外圆内方的管理之道





四、成本管理体系的落地与实施

1. 执行力的三要素

2. 团队建设、战略贯彻、运营推动

3. 星河湾成本管理系统落地

1)制度的执行:发布与培训

2)招标系统、成本管理系统、档案系统的发布与执行

3)巡检制度的设立

4)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践

4. NLP逻辑层次(6L模型)思维模型的应用





五、成本管理体系工具的研发与执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分析与展望

2、一款房地产IT管理软件带来的思考

3、IT系统给成本管理带来的管理效益

4、信息化实施应用要点

5、星河湾信息化发展之路及效果





六、反向视角的房地产成本管理

1、思维模型对于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的启发: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企业增长飞轮、

根模型、NLP理解层次

2、房地产经营的价值管理:不变的利润公式,从开源要效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打造有温度的房产

案例:阿那亚社区—如何经营产品到运营用户

3、向高科技要效益:3D打印建筑、装配式建筑,人工智能、物联网、BIM、海绵小区、

小区综合管廊

4、从全生命周期及功能角度角度看待房地产成本管理

5、专业化分工提升房地产成本管理水平





七、戏说中国房地产—房地产企业现象的思考

1、房地产老板的赌性与疯狂——赚钱的前提

2、中国人的“炒”

3、对限额设计的思考

4、对于房地产名称及国外设计的思考

5、消防通道及设施的致命伤

7、高周转的思考

8、百年树人,百年立房

9、对于房产人文的思考

10、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只有适应变化的创新





总结 讨论 问答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