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古典诗词鉴赏
讲师:赵强海 发布日期:03-06 浏览量:811
独上高楼——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课程背景】
“不学诗,无以言。”
“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同时也肩负了“教化”的功能。“诗情”必有“画意”相伴;懂得“鉴赏诗词”的人,必然伴随“人文素养”的提升、情商的爆棚。《礼记》中的“诗教”,就是从这里展开的……
“诗歌鉴赏”属于“君子之学”,是人文修养和高层次社交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在对外交往、高层次沟通、团队领导艺术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果要问“诗”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管理有什么关系,管理学大师詹姆士·马奇的一段话,或许能给我们启示:“领导力有两个维度,书写诗歌和疏通水管。疏通水管指的是保持日常工作中的效率;然而,领导力也要求有诗人的天赋,以为行动找到意义,为人生找到吸引力。”
【课程收益】
体认诗歌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修养提升方式的独特作用;
学习一点有关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了解中国诗学、画论、建筑、服装、美食等等,共同的美学原则;
学习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具体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现场尝试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
【课程对象】
各类人群
【课程时长】
6小时
【课程大纲】
课前准备:学习从问题开始
1、背诵一首你最熟悉的古诗词
2、说说你的理解
第一部分:为什么读
1、感受古典诗词
■ 无问西东
■ 归去来兮
2、什么是“诗的逻辑”
■ 科学的逻辑
■ 宗教的逻辑
■ 诗歌的逻辑
第二部分:怎么读
1、一点知识
■ 诗
■ 词
2、两个方法
■ 诗词阅读之法
■ 诗词鉴赏理论入手处
3、两种境界
鉴赏见习
■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 “出境”与“入境”
■ 东坡的诗学三境界
4、三个阶段
■ 学而时习
■ 有朋远来
■ 不知不愠
第三部分:一起读
鉴赏实习:各有专题、分组指导、共同交流
1、“诗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
2、“哲诗”与“哲思”的对话
■ 禅诗的境界
■ 西方诗歌的古典美学境界
3、“五个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