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杨安进 发布日期:08-16 浏览量:429

培训费用

¥2660

赠送积分

2660

培训讲师:
杨安进

企业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如何让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

培训时间:2010年9月17-18号

培训地点:上海

培训费用: 2660元/人

参训对象:企业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技术研发和研发管理人员、法务人员

课程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已无法逆转。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产权成了一个防御市场寒冬、从事全球性的攻城掠地的利器。

与发达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实力幼稚弱小,国民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足,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对知识产权的国际国内规则和司法审判动态尚缺乏了解,一些辛苦创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护。在DVD机、PC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数字电视、3G、汽车等众多产业,知识产权成了国外企业到中国跑马圈地并所向披靡的先锋。

2003年之前,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大部分被国外权利人所占有。面对汹涌的知识产权浪潮,中国要想避免成为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殖民地,唯有熟悉知识产权规则,并善于利用知识产权作为竞争武器。

2005年,中国开始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将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提高到国策的高度。这些政策将为中国的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提升竞争力创造强大的政策支持。

2008年,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加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导致劳动力价格提高,同时伴随全球经济衰退及金融危机,用活生生的现实进一步告诫中国企业,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利的时代逐渐远去,企业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度及知识产权才能持续发展,而知识产权成为其中的核心问题。

课程特色:

内容价值定位 ― 课程内容采用系统知识性讲授、案例讲解和讨论、实务经验传授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商业贸易、知识产权管理的最新动态,为中国企业的国内竞争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最新的、全面的信息。

实操性和互动性 ― 培训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知识讲授、知识问答、案例研讨、模拟纠纷等方式,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转化能力。

讲师的专业性 ― 知识产权领域的资深律师,既具有产品研发的经历,又具有长期的理论和实务经历,参与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长期为大型研发类企业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具有丰富案例和经验。

培训收益:

 熟悉业界相关知识产权国际和国内规则

 建立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熟悉知识产权竞争和纠纷中的实际处理经验



课程大纲: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概述

 知识产权国际背景

知识产权在欧美及亚太的情况,WTO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 知识产权国内背景

国内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层背景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 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权利等基本综合知识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案例:某钢铁设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事务范围



2、 研发人员劳动关系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 因劳动关系产生的知识产权如何约定

案例:某IT企业劳动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约定

 保密制度和措施

 保密制度的内容

 保密范围

 保密措施

 保密期限

 后续措施

案例:某啤酒辅料生产企业的保密措施和保密约定

 竞业禁止制度及其实施

 竞业禁止制度的内容

 竞业禁止的范围

 限制措施

 期限

 后续措施

案例:某影视设备生产企业与员工的竞业禁止纠纷

 知识产权劳动纠纷防范和处理

 权利归属纠纷

 商业秘密纠纷

 竞业禁止纠纷

 如何应对成建制的集体离职

 其他相关纠纷

案例:某大型IT企业部分核心员工集体离职的纠纷处理

案例:某系统集成企业劳动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约定



3、 产品研发前的知识产权管理

 产品研发前的在先技术检索

 在先技术检索范围

 在先技术检索技巧

 在先使用

 在先技术论证和分析

 在先技术的论证和分析方式

 在先技术的论证和分析结论

 在先技术的论证分析对研发项目的影响评估

 在先技术的使用策略

 在先技术的使用技巧

 解决在先技术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障碍

 必要的技术贸易和评估

 研发前的知识产权报告如何撰写

 如何在正式投入研发前获得自己的知识产权



4、 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

 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

 知识产权的申请和取得

 中间性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 知识产权监视

 合作(委托)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 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

案例:某手写输入软件研发企业的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经验教训



5、 产品研发的知识产权规避及合理使用

 知识产权合法规避模式

 知识产权合理使用模式

 知识产权反规避措施

 产品研发的知识产权纠纷防范和处理

案例:某炼钢设备企业生产研发中的知识产权规避及合理使用



6、 企业的技术秘密管理

 企业技术秘密常见类型

 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措施

 法律措施

 物理措施

 救济措施

 技术秘密的风险及防范

 防止侵犯他人技术秘密

 技术秘密泄漏后的防止损失扩大

 企业技术秘密纠纷预防及应对

案例:某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秘密管理及与员工的商业秘密纠纷



7、 知识产权的产业化

 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主要方式

 常见的充分利用方式

 企业针对不同方式的选择

 如何促进知识产权利益最大化

 应对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产业化

 如何防范和应对他人对知识产权的滥用

案例1:某大型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失败的教训

案例2:某民营计算机存储设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经验

案例3:中文输入法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经验和教训



讲师介绍:

杨安进:资深知识产权律师



培训讲师,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199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硕士学位。1998年开始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具有律师、商标代理人、专利代理人资格。

担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课题评审专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争议解决中心暨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批立法咨询专家,北京市律师协会科技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2005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律师”称号。

为Google、联想、汉王科技、雅虎中国、中国国际航空公司、DHL、方正集团、神州数码、中钢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诉讼和非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涉及专利、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等传统知识产权案件,以及产品研发论证、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知识产权战略制订等新型知识产权专项事务。

担任多家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律师。

主要从业领域: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和商业秘密

主要著作有:《企业专利法律业务中的有关问题》、《国际特许指南》(与他人合译)、《作品与数字化的有关法律问题》、《与印刷电路板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在现在法律制度框架下保护计算机软件设计思想》、《网络域名:终结泡沫,回归本色》、《我国专利制度对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互联网关键词搜索中的权利纠纷和服务商责任问题》、《互联网技术措施的合法性问题探讨》、《中国的数字化音乐网络传播: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著作权—战略 管理 诉讼》等。

分享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