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实战赋能训练营》
【课程时间】10月14-15日
【培训地点】广州
【培训费用】RMB4800 元/人,年卡会员10张票(含培训费、教材费、税费、茶点)
【课程对象】致力于解决降本增效的企业负责人、核心管理部门负责人
课程背景
在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攀升的背景下,企业降本增效已从“可选动作”变为“生存刚需”。传统降本手段(如裁员、砍预算)易伤组织元气,而AI技术(如智能分析、流程自动化)与管理创新(如行动学习)的融合,为企业提供了“精准降本、高效增效”的新路径。本课程以“双轮驱动(AI+行动学习)”为核心,围绕“体系构建-能力支撑-方案落地-敏捷迭代”全流程,帮助企业打造可持续的降本增效能力。
课程收益
1、转变思维:内部客户满意推动外部客户满意,发挥每个岗位员工的自我驱动力,从客户需求出发,保证下一道工序的客户满意。
2、洞察需求:以内部客户需求出发(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优秀服务,甚至是卓越服务。
3、标准建设:客户满意5项标准:最快响应、专业支持、要事优先、换位思考、兑现承诺。通过反思对话和改善自身的流程,让团队服务执行力更强。
4、流程优化:聚焦内部服务全流程体验,梳理MOT关键触点,优细节提升满意,预判抱怨点服务前置,设计峰值点创造惊喜,为领导和同事创造难忘的美好体验,提升团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沟通训练:面对内部同事和外部客户的超预期的服务需求,学会用EOAC的沟通模式,洞察需求、主动建议、积极行动,创造双赢价值。
授课方法:
1. 掌握“双轮驱动-三大支柱-四重目标”的系统框架,避免降本增效的盲目性;
2. 提升个人与组织的AI应用能力,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 输出可落地的降本增效方案,明确执行路径与保障机制;
4. 建立敏捷改善文化,实现“降本-增效-再降本”的正向循环。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整体规划:降本增效“双轮驱动-三大支柱-四重目标”体系
核心逻辑:以“AI技术赋能”与“行动学习驱动”为双轮,通过前台(客户价值)、中台(运营效率)、后台(精细管控)的协同,实现“持续增长、良性发展、质量保障、风险可控”的四重目标。
模块一:降本增效“双轮驱动”——AI+行动学习,从科技驱动到管理驱动
1.1 AI驱动:技术如何重塑降本增效边界
ØAI在降本中的典型场景:智能审批(减少人工干预)、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成本)、智能客服(降低人力成本);
ØAI在增效中的典型场景:客户画像(提升转化率)、供应链优化(降低库存成本)、智能排产(提升产能利用率);
Ø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AI生产调度系统,降低15%能耗与20%人工成本。
1.2 行动学习驱动: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新”
Ø行动学习“五共模型”:共责(明确降本责任主体)→共识(对齐目标与路径)→共创(群策群力设计方案)→共行(试点验证)→共进(迭代优化);
Ø行动学习在降本中的价值:打破部门壁垒,激发一线创新活力;
Ø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门店店长行动学习小组,3个月内优化10项冗余流程,节省人力成本8%。
1.3 双轮协同:AI提供工具,行动学习激活组织
Ø工具:《AI+行动学习协同度评估表》(评估企业技术能力与管理成熟度的匹配度);
Ø小组研讨:结合企业实际,梳理“AI可替代/辅助”的降本场景(如财务对账、采购比价)。
模块二:降本增效“三大支柱”——前台、中台、后台的高效协同
2.1 前台:客户价值导向的“增值型降本”
·前台核心目标:在不降低客户体验的前提下,通过精准运营降低成本;
·关键动作:客户分层(识别高价值客户)、流程精简(减少非增值环节)、资源聚焦(向高回报业务倾斜);
·工具:《七阶客户漏斗模型》(从获客→转化→复购→裂变的全链路成本优化);
·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优化客服流程(AI自动回复+人工重点跟进),客户满意度提升5%,人力成本降低12%。
2.2 中台:运营效率导向的“集约型降本”
·中台核心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与标准化,消除重复投入;
·关键动作:供应链集中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研发平台化(减少重复开发)、数据中台赋能(避免信息孤岛);
·工具:《五维运营降本方法库》(涵盖采购、研发、生产、物流、营销五大环节的20+降本工具);
·案例:某快消企业建立区域共享仓储中心,物流成本降低25%,库存周转天数缩短10天。
2.3 后台:精细管控导向的“底线型降本”
·后台核心目标:通过制度与流程规范,防范“跑冒滴漏”;
·关键动作:费用管控(预算颗粒度细化至部门/项目)、合规审计(杜绝隐性成本)、风险预警(如应收账款逾期);
·工具:《四重精细降本体系》(制度层→流程层→执行层→监督层的全链条管控);
·案例:某制造业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AI稽核系统,费用报销错误率下降90%,违规支出减少30%。
2.4 三大支柱协同:打破“部门墙”,构建“前台灵活、中台高效、后台稳固”的铁三角
·实操演练:分组绘制企业“前中后台协同地图”(标注各环节的协作痛点与优化方案)。
模块三:降本增效“四重目标”——以“持续增长+良性发展”为起点的目标导向
3.1 四重目标的定义与逻辑关系
·目标1:持续增长(降本不缩量,通过效率提升扩大市场份额);
·目标2:良性发展(降本不伤元气,保留核心能力与组织活力);
·目标3:质量保障(降本不降质,客户满意度与产品合格率不下滑);
·目标4:风险可控(降本不踩雷,避免法律纠纷与声誉损失);
·工具:《降本增效目标四象限图》(区分“必须达成”“优先达成”“可选达成”“禁止触碰”的目标)。
3.2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与动态调整
·案例:某企业年初设定“年度降本10%”目标,中期发现市场环境变化,调整为“降本8%+增效15%”,最终实现利润增长;
·工具:《目标动态调整评估表》(从市场、资源、风险三方面评估目标可行性)
第二部分 能力支撑:AI时代企业生产力变革——从超级员工到超级组织
核心逻辑:降本增效的终极壁垒是“人”的能力。个人需进化为“效能倍增的超级员工”,组织需升级为“智能协同的超级组织”,二者互为支撑,形成降本增效的“双螺旋”。
模块一:AI时代,个人如何进化为效能倍增的“超级员工”
1.1 超级员工的三大核心能力
·技术力:掌握AI工具(如RPA、大语言模型)的基础操作与提示词工程;
·分析力:通过数据思维(如MECE原则、鱼骨图)定位问题根因;
·创新力:用“微创新”解决日常工作中的低效问题(如优化报表模板、简化审批流程);
·工具:《超级员工能力评估表》(自我测评技术力、分析力、创新力短板)。
1.2 提示词工程:让AI成为“超级助手”的关键
·技巧1:明确需求(“我要分析A产品近3个月的销量下滑原因,重点关注渠道与竞品”);
·技巧2:限定范围(“基于企业内部数据库,排除外部市场因素”);
·技巧3:迭代优化(根据AI输出结果追问“为什么”“怎么办”);
·实操:分组用提示词让AI生成“部门周报优化方案”。
1.3 案例:财务BP的AI转型
·某企业财务BP通过AI工具自动抓取业务数据、生成分析报告,将月度结账时间从7天缩短至2天,腾出时间参与业务决策,推动降本增效。
模块二:如何用AI打造“超级组织”——以降本增效为竞争力的组织升级
2.1 超级组织的四大特征
·敏捷性: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通过AI预测需求调整生产);
·协同性:跨部门数据互通(如销售、生产、库存数据实时共享);
·学习性:持续迭代降本策略(如通过复盘优化智能体模型);
·自驱性:员工主动用AI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非等待指令);
·工具:《超级组织成熟度评估表》(从敏捷性、协同性、学习性、自驱性四维度打分)。
2.2 超级组织的构建路径
·步骤1:搭建“AI+知识库”中枢(整合企业内外部知识,支持快速查询与决策);
·步骤2:开发“场景化智能体”(如采购智能体自动比价、生产智能体优化排程);
·步骤3:建立“人机协作”机制(明确AI与员工的职责边界,避免“为AI而AI”);
·案例:某物流企业通过“运输智能体”优化路线,单车日均配送量提升20%,油耗降低15%。
2.3 组织文化变革:从“管控”到“赋能”
·管理者角色转变:从“发号施令”到“资源支持者”(提供AI工具、培训、试错空间);
·员工角色转变:从“执行者”到“问题解决者”(用AI放大个人效能);
·工具:《组织文化诊断问卷》(评估企业是否具备“赋能型”文化)。
模块三:从超级员工到超级组织——能力迁移与系统升级
3.1 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的转化
·关键动作: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标准流程(如优秀销售的客户谈判技巧固化为SOP)、将个人使用的AI工具推广至团队(如财务BP的智能报表模板全公司共享);
·工具:《经验萃取工作坊》(通过小组研讨提取可复制的降本案例)。
3.2 超级组织的“飞轮效应”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超级员工试点→智能体开发→组织赋能→全员复制”的路径,1年内将降本增效经验从3个车间推广至全公司,年节省成本超千万。
第三部分 方案输出:“端到端”解决降本增效难题,最小成本输出方案
核心逻辑:传统降本常陷入“局部优化陷阱”(如砍营销费用导致客户流失),本部分强调从“单点问题”到“全链路问题”的转变,通过AI智能体实现跨环节协同,以最小资源投入输出可落地的方案。
模块一:降本增效“点到点”到“端到端”解决问题逻辑的转变
1.1 “点到点”的局限性
·案例:某企业优化采购成本(降低原材料价格),但导致供应商质量下降,售后成本上升30%;
·问题根源:未考虑“采购-生产-售后”全链路的联动影响。
1.2 “端到端”的核心:从“问题点”到“价值流”
·方法:绘制业务价值流图(标注各环节的成本、效率、质量指标),识别“断点”与“冗余”;
·工具:《端到端价值流分析表》(覆盖“客户需求→研发→生产→交付→售后”全流程)。
1.3 端到端降本的三大原则
·系统性:关注各环节的相互影响(如降价需同步优化供应链与生产效率);
·数据驱动:用数据验证方案可行性(如模拟“降价5%+效率提升10%”的组合效果);
·客户导向:所有降本动作需以“不降低客户价值”为前提(如削减服务成本但不能减少客户触达频率)。
模块二:利用AI智能体,提高各业务模块工作效率
2.1 AI智能体的类型与应用场景
·执行型智能体:自动完成重复性任务(如发票核验、数据录入);
·分析型智能体:挖掘数据规律,输出决策建议(如客户流失预警、库存最优值计算);
·协作型智能体:连接跨部门系统,推动流程自动化(如销售订单自动同步至生产与物流);
·工具:《AI智能体应用场景清单》(按业务模块分类,标注适用智能体类型)。
2.2 智能体开发的“三步法”
·步骤1:需求拆解(明确智能体需解决的具體问题,如“自动汇总周度销售数据并生成分析报告”);
·步骤2:数据准备(清洗、标注业务数据,确保智能体训练素材质量);
·步骤3:模型训练与迭代(用低代码平台开发初始模型,通过反馈优化准确率);
·实操:分组用低代码工具(如钉钉宜搭、飞书多维表格)开发“部门数据汇总智能体”。
2.3 案例:客服智能体的落地
·某电商企业开发“售后问题智能体”,自动识别客户投诉类型(物流/质量/服务),推送解决方案并记录结果,人工介入率从40%降至15%,客户处理时效提升50%。
第四部分 落地保障:从想到行,确保降本增效目标达成的保障机制建设
核心逻辑:再完美的方案若无法落地,也只是“纸上谈兵”。本部分通过策略选择、计划制定、会议锁定三大工具,确保降本增效从“规划”到“执行”的无缝衔接。
模块一:针对创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降本增效策略
1.1 策略评估的“性价比公式”
·性价比=(预期降本金额×达成概率)/(所需资源投入×风险系数);
·案例:某企业有3个降本方案(A:砍营销费用,B:优化供应链,C:开发智能客服),通过评估发现B方案性价比最高(降本200万,资源投入50万,风险低);
·工具:《策略性价比评估表》(量化计算各方案的投入产出比)。
1.2 策略选择的四大维度
·可行性(企业现有技术/资源能否支撑);
·时效性(多久能见效);
·风险性(是否影响客户体验/组织稳定);
·协同性(是否与其他策略互补);
·工具:《策略选择四象限图》(横轴:可行性/时效性,纵轴:风险性/协同性)。
模块二: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制定行动计划的WBS工具
2.1 WBS(工作分解结构)的核心逻辑
·将降本目标拆解为可执行、可追踪的具体任务(如“优化供应链”→“供应商谈判”→“签订新合同”→“批量采购”);
·工具:《WBS任务分解模板》(从目标→子目标→任务→子任务→责任人→时间节点层层拆解)。
2.2 WBS的关键要素
·任务颗粒度:细化至“单人1周内可完成”(避免过粗或过细);
·责任到人:每个任务明确唯一责任人(避免推诿);
·时间节点:设置里程碑(如“8月15日前完成供应商筛选”);
·风险预案:标注高风险任务(如“供应商谈判”)的备选方案;
·实操:分组用WBS工具拆解“优化生产排程”目标。
模块三:利用城镇会议敲定执行计划
3.1 城镇会议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一种快速决策、对齐目标的促动会议(源自丰田“现地现物”原则);
·目的:通过结构化讨论,快速淘汰低效方案,锁定可执行计划;
·流程:
1.方案汇报(各小组展示行动计划);
2.提问质疑(其他成员/专家针对“可行性、风险、资源”提问);
3.投票决策(用“红黄绿”标签标注方案优先级);
4.形成决议(明确最终执行的方案与责任人)。
3.2 城镇会议的促动技巧
·规则:时间盒(每个环节限时)、聚焦问题(避免发散)、对事不对人;
·案例:某企业通过城镇会议,2小时内从5个降本方案中锁定2个高性价比方案,并明确执行细节。
第五部分 敏捷执行:通过持续改善,行动落地与快速迭代
核心逻辑:降本增效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执行-跟踪-改善-迭代”的循环过程。本部分通过结果跟踪、微创新、复盘机制,确保降本增效的可持续性。
模块一:从计划到敏捷:降本增效执行结果跟踪
1.1 关键指标(KPI)的设定与监控
·财务指标:成本节约额、毛利率提升率;
·运营指标:流程耗时缩短率、库存周转天数;
·客户指标:满意度、复购率;
·工具:《降本增效执行仪表盘》(实时可视化展示关键指标)。
1.2 偏差分析与快速纠偏
·方法:对比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用“5Why分析法”定位根因(如“成本超支”→“供应商涨价”→“未签价格保护协议”);
·工具:《偏差分析报告模板》(包含问题描述、根因分析、改进措施)。
模块二:降本增效执行的持续改善和微创新
2.1 微创新的定义与价值
·定义: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小改进(如优化一个表单、缩短一次审批);
·价值:积少成多,形成“全员降本”的氛围;
·案例:某企业设立“微创新奖”,每月评选10个优秀案例,全年累计降本超500万。
2.2 持续改善的工具与方法
·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精益管理(消除浪费,如等待、搬运、过度生产);
·六西格玛(通过数据减少流程变异);
·工具:《持续改善提案表》(员工提交微创新方案的标准化模板)。
模块三:降本增效的不断迭代与复盘
3.1 复盘的“四步法”
·回顾目标(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评估结果(实际达成情况如何?);
·分析原因(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总结规律(可复用的经验/需避免的教训是什么?);
·工具:《复盘会议记录表》(记录复盘过程与结论)。
3.2 迭代机制的设计
·频率:月度小迭代(调整策略)、季度大迭代(升级智能体/流程);
·输入:执行结果、客户反馈、市场变化;
·输出:更新后的降本增效方案(如“原智能客服仅处理投诉,现扩展至咨询”);
案例:某企业每季度根据客户反馈优化智能客服模型,问题解决率从70%提升至90%。
讲师介绍
徐正 老师
曾任:中南控股集团|培训经理、人力资源主管
曾任:香港千年翠钻珠宝集团|培训经理、首席培训师
曾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特聘专家
曾任:中电科技南京第28研究所
徐正老师先后于数家咨询公司、跨国公司、大型集团公司任高管职务,10余年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策划及培训咨询经验,课程中将中西方针对中层管理和领导力训练内容有机结合,采用国际化管理理论,真实化管理案例,创立了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
源于企业,融入企业。从基层助理一步步成为电信集团人力资源主管;从销售经理到跨国公司首席培训师。曾走访国内211院校10余所,为集团特级、重点大区储备培养大区负责人(含各分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12人,业务经理24人,销售精英200余人,卓有实效的帮助企业辅导获得管理经营方法。
源于咨询,融入商业。曾服务中国移动、东软集团、东兴证券、百事通集团、日东电工、等知名企业,涉及生产制造业、银行保险业、通讯业等多个领域。在全国各地巡回开展公开课,主讲《管理模式》《高层团队建设》等课程,受训对象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年授课场次110天以上,单场次受训人数达200人。为受训企业培养出近百名高素质管理人才、近千名优秀员工,多年来在实际运用中被经营管理者评为企业最满意的管理培训讲师。
【授课风格】
结合经典:能够结合经典管理理论与实际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并能模拟各类管理场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员的实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性强:课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式,使学员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聚焦问题:内容紧密围绕相关管理情境中的冲突、难题、棘手问题,聚焦实际情境,学员深度参与,既有娱乐性又聚焦实战收获。
个性教学:能够根据学员的背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习效果。
激情活跃:激情活跃,善于调动学员情绪,内容丰富且逻辑严谨,深入浅出传授企业管理知识,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得启发。
【服务客户】
通讯行业:中国移动集团总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山东移动、内蒙古移动、郑州移动、济南移动、益阳移动、嘉兴移动、南宁移动、白城移动、武汉移动、乌鲁木齐移动、呼伦贝尔移动、安徽联通(15期)……
金融银行: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保险、友邦保险、信诚人寿、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东兴证券、中国农业银行(长春)……
家居/建材:富临门(香港)家具集团、永成家具、朝辉家具、佛山凯西迪家具、永胜达陶瓷、欧曼家具、汉鑫软木、大连多邦、大连碧涛环保、华联制皮、胰滋香皂、西安迪邦化工、宁波康福特建材、远东装饰、泉州万龙集团……
电器/制造:百事通集团、顺德环保、信兴热处理、银凯钢带、强兴五金、良裕五金、帝都卫浴、浙江日峰电器、佛山西门格尔、海信集团、格兰仕集团、西门子、老板集团、美的集团、TCL、华顺电机、志高空调、佛山潮流电视购物、美国凯仕乐、 佛山美的、山西电力党校、快克锡焊、厦门万安智能(2期)、宁波自来水有限公司(3期)、航天三院、国轩高科、广东国华新材料科技、永大电梯设备……
加工/制衣:美思内衣、飞飞制衣、超发制衣、浩隆鞋业、明新弹性织物、润霖纺织、海澜集团、报喜鸟服饰、美特斯邦威、同成针棉……
食品/医药:神内果蔬汁、康师傅集团、汇源集团、哇哈哈、杨凌科森生物、神奇制药、大连碧海蓝天、东软集团、奇舒保健、南京卫岗乳业、英维康医疗器械(苏州)、广西扬翔农牧……
电力行业:潍坊华电、呼和浩特市电力公司、盐城火电厂、意通电力(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