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儒家的孝,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如图4所示。
第一个层次的孝是物质需求方面,满足父母的要求,给父母需要的物质条件,让他们衣食无忧。
第二个层次的孝是安全,让他们没有恐惧地生活,不怕物质条件的丧失,不担心生病。
第三个层次的孝是交往,让他们有自己的交往圈子,子女常陪陪他们,他们也渴望子女常来身边。因为子女从小就在自己身边,空巢时就会心里空虚,所以子女常回家可以共享天伦之乐。
第四个层次的孝是尊重,把他们放在受尊重的位置,让他们时刻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第五个层次的孝是自我实现,当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子女表现出赏识和接受,等于承认他们的价值,哪怕自己对他们的建议不认可,也要做折中妥协的处理。这是最高层次的孝。
什么叫做自我实现?就是有价值,也就是有用。什么叫做有用?就是有能力并且被认可。老太太最大的抱怨是:"嫌我老了,没有用了。"让老人感到有用,就是最高层次的孝。可以让老太太给她成长的孙子写宝宝成长日记,让老头讲电视里面传播的关于保健的常识,吃饭时让老头讲报纸上重要的新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重要的。
图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中国孝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