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外意识形态理论比较
中国政治
政党研究
国学经典选读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
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四书今读
四柱八字
金刚经
坛经
心经
主要学术成果
(一)会议论文
1.《新复古主义的留学政策及其突破》,2019年8月,“留学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徐州,江苏师范大学主办。
2.《胡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2019年4月,“留美与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
3.《胡适与文化中国》,2018年4月,“留美与中国的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
4.《论胡适书法》,2017年8月,“留美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美国,圣约翰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
5.《论胡适与壬戌学制》,2017年7月,“留美与近代中国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
(二)论文、译文
1.《从胡适参与“壬戌学制” 的制定看其“再造文明”的实践》,周棉主编《白鹿原论丛》,202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安阳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3.《 岳飞由“猪精”转世到“猿精”转世的一种文化学解释》,《安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年1月。
4.《传统文化的未来》,《团结》,2020年第6期。
5.《儒家的传承》(上中下),《团结》,2020年第3-5期。
6.《儒家的核心价值追求》,《团结》,2020年第2期。
7.《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团结》,2020年第1期。
8.《关于岳飞转世》,《名家名作》,2019年11期。
9.《中国古代的大学和大学精神》,《团结报》2017年4月。
10.《画家不仅仅是画家》,《民主》杂志,2017年第8期。
11.《西方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东岳论坛》,2017年第8期。201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2.《关于民主的25年中的15个发现》,《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12期。
13.《论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和平等的理解》,《理论学刊》,2012年第12期。
14.《美国文化对世界的挑战》,《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5.《卢梭论音乐》,《人民音乐》2012年第6期。
16.《论政党政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代世界》2010年第8期。
17.《国际政党政治视野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理论学刊》2010年第8期。
18.《论政党政治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交融和互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19.《顾准的民主思想》,《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5期。
20.《民国初年孙中山等人的政党思想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6期。
21.《关于自由主义的若干问题》,《书屋》,2009年第1期。
22.《在寻求国家的庇护中失去“自由”》,书屋,2009年第7期。
23.《国家是什么——霍布斯<利维坦>导读》,北京出版社,2008年10月。
24. 《中西方视域中的政党概念》,《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8月全文转发。
25.《论美国的党争与分权制衡背后之支配力量》,《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6.《政绩困局——概念、成因及破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
27.《中国农村政治由统治到治理的演变——兼论中国农村政治为何走到村民自治这一步和为何非走这一步?》,《唯实》2004年第11期。
28.《浅析赵壹的〈非草书〉》,《西北美术》2004年第3期。
29.《解读孔子》,《学问》,2001年第10期。
(三)学术研究课题
1.南开大学项目:意识形态研究, 2009,主持。
2.南开大学青年项目:国外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2007,主持。
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略中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2007-2009,参与。
4.中共中央编译局项目:美国的执政党研究,2012-2013,主持。
5.教育部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研究,2018,主持。在研。
(四)编译与翻译
1. 编译: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出版社,2008年9月。
2.译著: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北京出版社,2010年2月。
3.编译:萨托利:《政党分析的架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
4.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5.约翰 泰什:《历史的追求》,商务印书馆,审校中。
优长
会讲课。所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课程自2009年至今,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是该门国家级精品课的核心骨干教师,其授课兼顾历史阐释与历史叙述、教学需求与学生认知,能成功地将国家意志、家国情怀、历史史实结合在一起,深受学生欢迎。2007年至今,南开大学每年3100余名本科生中约五分之一选修其主讲的该门课程。
会写字。临池不辍凡四十余年。
其他
(一)2008年,创建南开大学“瑚琏琴社”,并担任指导教师至今。琴社10余年来培养学生逾1000人,遍布世界各地。是为“为往圣继绝学”。
(二)2011年,创建“瑚琏簠簋私塾”,旨在通过对中国古典的梳理,发掘与公民社会相契合的因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性创造,尽一份力量。8年中培养学生102人。
(三)在南开大学高端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担任“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课程主讲教授,培训逾20000余人次的学员。
COPYRIGT @ 2025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7X24小时服务热线:13552777201
电话:010-82593357 京ICP备07007152号